更新时间:2015-08-24

红色恋人:少女的祈祷



这两天一直在听杨千嬅《少女的祈祷》这首歌,觉得非常适合用作我看完《红色恋人》后的心里感受,遂拿了当做题目。昨晚临睡前一个小时,索然无事,先生依旧部落战争中,对我说,看电视呀。因新购置的小米盒子,我还不是很熟悉,据说有上万部电影。于是很快眼前一亮,《红色恋人》。不知何年何月,听起过这个名字,于是点播开看。先生说,这么晚看这么悲苦的?我纳闷问,是悲剧吗?你看过?先生转而说,很好看。今早7点半才把电影的后半部分看完。

其实,这个电影不应该被分割成两次去看。任何好电影都不应该。





罗伯特佩恩,一位生活在国共内战时期上海租界内的美国医生,是电影的第一视角,从他的眼里,看中国的国共内战,看革命者的理想信念爱情。这让电影有一种全新的视角,从西方人的眼里,看当时的中国,当时的青年革命者,故而电影会带有东方情调与红色浪漫色彩。

电影中的革命者——靳,一位因妻子死于叛徒之手从而坚决走进“真正革命者”身份的复仇者。带着对妻子的死,理想信仰破灭的仇恨,与目睹父亲背叛革命的女青年秋秋,假装革命夫妻,努力实现“各自”的革命梦想。一个是为了复仇,一个是对父亲背叛同伴无法释怀,又对崇高理想信念怀有少女般梦想,这样的两个人,被“革命”的主题吸引到了一起。

秋秋,纯情的“革命”少女。因目睹父亲开枪杀死同伴,宣告背叛革命,从而父亲形象在心中轰然崩塌,失去理想和信念。在靳的激情演说中,甚至在靳所迷恋的俄国小说里找到了支撑。



一:童年的少女祈祷父亲是理想中的父亲

电影里,秋秋的父亲皓明起初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幼小的女儿被抓后,在胁迫中不得已叛变了革命,举枪杀害了自己的同伴。而幼年的秋秋,在目睹父亲枪决同伴后,无法理解父亲,拒绝和父亲在一起,独自离家。秋秋的母亲遂自杀。经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皓明孑然一身,彻底变成反革命叛徒,四处屠杀共产党员,甚至无辜百姓。在一次抓捕任务过程中,发现了一条项链,才惊然知晓,要抓的那个“大共产党”身边的女人竟然是自己失散多年的亲生女儿。

在亲情与抓捕革命者之间,皓明选择了利用女儿当做诱饵,“放长线钓大鱼”抓捕靳。

童年的秋秋,不幸目睹父亲残忍杀人,所杀之人还是自己的革命伙伴,于是秋秋的心灵对“父亲”这个角色全面抵触,仇恨。遂选择了与父亲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秋秋执着,顽强,再苦再痛再牺牲也绝不叛变革命。似乎就是要与父亲为敌,做给父亲看。与父亲的斗争伴随了秋秋短暂的一生。她与靳在一起,她过得凄苦,这都是父亲不愿意看到的,可秋秋选择这一切。

她希望父亲是一个理想中的父亲,形象高大,为了理想信念牺牲一切,可是现实中,父亲选择了“女儿”,背叛了革命。希望破灭后,秋秋隔断父女亲情。以至于最后以“革命者”与“叛徒”的姿态,亲手枪杀了自己的父亲。

这一枪是在童年父亲形象破灭时就已经向父亲开出的。

因父亲的叛变杀人,秋秋,选择了革命的路。

对于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秋秋并不知道。

秋秋只知道,要和父亲这种“反革命”“叛徒”划清界限,要做一个执着的革命者。她对坚定,执着的崇拜,也深深的影响了她的爱情观,她崇拜对革命执着坚定的人。

不禁想起《色戒》里的女革命者王佳芝,最后爱上了特务头子,因“像洗了热水澡”,“鸽子蛋的硕大钻戒的亮光晃眼”,在父亲抛弃自己,而在特务的怀抱里找到了关怀。与秋秋几乎是如出一辙。皆因童年父爱缺失,对父亲的不满。稀里糊涂走上了不明就里的革命之路。



二:恋爱中的少女在祈祷童年失去的信仰和理想

在父亲处失去理想和信念的少女,在恋爱的选择中就不断去追寻曾经失去的东西。“一个人失去了什么,总要从别处找补回来”。看来这句话是很有普遍性和深刻性的。

秋秋迷恋靳,近乎一种崇拜。当她一遍遍在靳被脑子里的弹片疼痛折磨时念着“太阳升起来了,一只鹰从地面飞向天空”,不自觉的将靳对妻子的迷恋转化到自己的身上,宁愿放弃自我,选择做靳妻子的影子,活在死去的人身上,让靳找到精神的归属。

秋秋牺牲掉个人的一切,包括爱情的自私,包括纯洁的身体,充当了一个早已死去的人。她的悲惨命运下,笼罩着浓厚的悲剧气质和地母情结。她以无私宽广的胸怀,包容所爱男人的一切。无论是在靳发病时,对其身体悉心的照顾,寻医问药,还是在靳做梦时,对其精神的拯救,甚至是献出自己的肉体。以爱情的排他性来看,爱情中,绝对不会有人甘愿恋人把自己当做其他人的替代品或者影子,而秋秋接受了这一切,看似无比崇高,实则是从靳那里得到了心灵的慰藉。

靳的执着,坚持,深深弥补了秋秋儿童时期的缺失与遗憾。靳表面上是对革命的执着,实则是对妻子离世的无法自拔。而秋秋对革命的无知,正好无法分清靳的形象,从而深深的迷恋上一个所谓的“对理想信念执着”的“革命者”。

曾经失去的,现在努力寻找。

靳失去了妻子,在秋秋那里找寻妻子的影子。

秋秋失去了理想信念执着,在靳那里寻找这些。

两个人之间,没有真正的爱情。

罗伯特不吸引秋秋,因为罗伯特缺少靳身上那种“革命者”视死如归的信念与理想。而秋秋吸引罗伯特是因为东方气质和无知无畏的“自以为是”的爱情革命观。





电影中革命,叛徒,青年,少女,领袖,精神,偶像,崇拜,迷失,痛苦,追寻,东方……交织成一个红色的梦。迷茫的痛苦,寻找的艰辛,在“复仇与找寻”间的革命本身就不足以被称之为革命,极大的消解了革命主题,淡化了“红色”中真正革命的主题,而红色中更多的是“牺牲”“东方”的气质。

不得不说,张国荣的演技超群。在看片前,我构想过一个香港演员怎么演好一个大陆抗战革命者的形象呢,看完后,我的担心显得如此多余。张国荣不愧为一代电影人心目中的偶像。

电影让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梁朝伟的《色戒》。女革命者的爱情革命总是那么如出一辙,稚嫩无知的让人怜悯。真是相信了那句话:能让人疯狂的只有三件事情,爱情,革命和宗教。爱情和革命一旦交织在一个人身上,女革命者就是必死无疑的,因为女革命者就是当做牺牲品成为革命失败的祭品。

我还想起了《滚滚红尘》,爱情与反革命,更是悲剧中的悲剧。

甚至从罗伯特佩恩的角色想到了梁家辉早年演的《情人》。东方气质,在喜欢的人眼里真是有一种虚幻而迷人的感觉呵。



爱情多半发生在还不清楚爱情为何物的冲动时。消失呢,呵呵,就在失去冲动的时候。

红色恋人(1998)

又名:A Time to Remember

上映日期:1998-07-22(中国大陆)片长:98分钟

主演:张国荣 梅婷 泰德·巴勃考克 陶泽如 罗伯特·麦克雷 叶丹丹 

导演:叶大鹰 编剧:江奇涛 Qitao Jiang/马克·亚当·卡普兰 Mark Adam Kaplan/安第·纳桑森 Andee Nathanson

红色恋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