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并非寂寞地存在: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双面薇若妮卡》,看似孤僻格格不入的“我”在世界上并非寂寞恐慌地生活着,另一个有着相同性情、癖好、隐疾的“我”就在身边,只是大多时刻,两个落寞的“我”没有时机相互安慰。之前犹疑导演为什么拍qiqi在书店购书付款时那个片断那么反复详细,甚至办理优惠卡前后书的价格也交代的那么清楚具体。原来这是伏笔。正是这些书让两个原本相安无事游离着的“我”相遇。只是书店收银的那一个更加极端而已。

2、《art of death》
认识中的一个朋友爱上拍铁丝网,有爬着藤蔓植物的,有积了雪的,有夕阳阴影的。。。
也有爱拍西湖的,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样子,西湖的水,游客,湖堤的树,还有夜景。。。
也有热爱建筑的,拍各处的古宅,年代久远的憔悴,坐在大门边石板上絮絮叨叨讲述老房子故事的老人。
爱上捕捉死亡那一瞬并非偶然。是原始性情中真实的部分苏醒了,并爆发出令人惊异的渴望以及带来的恐惧。昨天看过法国作家彭坦力斯的《窗》上说“我们可以丢失任何一个人一件物品,但无法丢弃自己”。是不是直到死亡那一刻才算丢弃了自己,并且得到完全的“孑然一身”了呢?这本身是一个矛盾。

3、死亡并非消失,而是静止
我想真正称的上静止的那些人都会出现在博物馆、腊像馆,历史教科书上。而普通人静止在哪里?他所留下的影像、字迹、声音有保存的空间吗?母亲将夭折的婴儿的衣服藏在箱底或枕头下,这些是隐秘的痛。儿女却可将逝去父母的相片供在厅堂,如此声势的坦然意味着没有遗憾。我们有时候对某种死亡耿耿于怀,有时候又没心没肺哭泣之后继续快乐生活。“快门跳格,捕捉静止一刹”,死亡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如若死亡是静止的,那就让生者收起泪水和哀伤,不要让“死亡”的气氛延续。

死亡写真(2004)

又名:Ab-Normal Beauty

上映日期:2004-11-04片长:98分钟

主演:黄婉伶 黄婉君 梁俊一 米雪 郑伊健 钱江汉 

导演:彭顺 编剧:彭顺 Oxide Pang/彭柏成 Thomas P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