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4-18

流浪者:还行


这片子居然有8分以上?

原因:1.情怀加成,中老年怀旧

2.影迷标榜品味独特,老片自带逼格

3.相比其他印度咖喱片要相对高明一些,于是疯狂拔高

4.相比现在,历史自带的宽容眼光

5.口口相传,包装成为经典,一代中国人的集体回忆

6.戛纳加持,从西方人的眼光反观电影本身,就像照了一次镜子,自恋的情绪让人感觉又好看了一点呢

其他的因素也想不出来

印度情节长片:

恋母的潇洒独立的穷小子,小鸟依人的富家女(哪怕是女律师),青梅竹马,囚禁女主的邪恶上层社会油腻男,母亲的牺牲引发穷小子的最后一波反抗,大团圆结局,唱唱跳跳:自己自处快活的时候唱,表示乐观,表明身份,恋爱的时候唱,被分离的时候唱,歌厅之类特定场合也唱 底层自由小青年的设定提高观众的认同感,无处不在的男权为中心,女性始终是男性的陪衬,

结尾很好,没有大团圆,略有遗憾而带有希望,电影的内容是很满的,结尾没有封闭,留了一个口,口指向社会,不健全的法律制度和等级偏见下,千千万万个拉兹的出路怎么样呢?问题到底还是没有解决。法律形同虚设,道德的作用在片中被过分拔高,一厢情愿的意味过重,不过结尾总算没有掩盖社会矛盾。

拍摄角度和布光有黑色电影的感觉。低机位拍天花板,硬调大光比摄影,尤其是最后一个镜头。

想到之前看的一个游记,有人在印度问贫民窟居民:你们对面就是高楼大厦,你们觉得这样公平吗?他说,人各有各自的命,这是轮回决定的,不是后天可以改变的,富人都是上辈子积累了很多功德(大致),这是他们应得的。印度人现实生活中这么佛系,到了电影里,对富人的批判却是毫不留情,律师,企业家的虚伪,势力,目中无人,都会被穷小子狠狠打倒,连女儿也被抱走,印度人对待等级的心态实在很矛盾,谁都不爽,但是又不敢明着付出行动,只能在电影里yy

主人公的名字和主演兼导演的名字一样,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自传片。


流浪者Awaara(1951)

又名:The Vagabond

上映日期:1951-12-14(印度)片长:193分钟

主演:拉兹·卡普尔 纳尔吉丝 普利特维拉·卡浦尔 沙希·卡普尔 

导演:拉兹·卡普尔 编剧:Khwaja Ahmad Abbas/V.P. Sathe

流浪者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