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杀了两个人而被判决终身监禁的劳勃斯·特劳德在独自监禁的岁月里偶遇一只小鸟,在与之相处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对鸟类研究的兴趣,潜心学习鸟类疾病知识,终于从一个只有三年级文化的暴戾少年摇身一变成为了国际鸟类顶级研究的和蔼老人,而他的归宿只是从一个监狱转移到另一个。影片改编自真人真事。
故事整体要讲述的是个体的个性如果在体¥制的硬¥性规¥章下斗争抗议,很有《老人与海》的硬汉标准:顽强、毅力、不屈、希望,然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年轻时因为言语不和就随手杀人的狂徒身上,就不免让人思考起监狱存在的意义:究竟是折磨人的身心让其从痛苦中不敢犯罪,还是洗涤他的内外让他从悔悟中渴望奉献价值。
因为是人物的传记片,所以全片以男主角为中心,紧紧围绕着特劳德身边的影响他的人物为辐射区,看着一个中二病晚期妈宝如何成长。有着严重恋¥子情结的母亲可以为儿子千里奔波、泪求总统赦免儿子死罪,却不能接受儿子一旦出狱会和另一个女人结婚生活的事实,于是在他一生中最受大众关注、最有可能通过假释听证会出狱的时候拒绝帮助。母子就此决裂,而我们的妈宝男主在与监狱制度奋斗了大半辈子后也终于意识到,要拥有真正独立的人格和生活,就一定要和占有欲、嫉妒心过强的母亲分离。

饰演男主角的伯特·兰卡斯特在片中演绎了这个著名鸟类学家囚犯的一生,从年轻时的桀骜不驯到年迈时的感恩和善。个人认为对于毛头小子莽撞、傲慢、自大的冲动劲儿里兰卡斯表演痕迹太过,真正精彩的要从兰卡斯特第一次意识到礼貌、谦卑、感恩、悔悟的瞬间开始:再一次向狱卒无理要东西时,一直忍耐的狱卒终于大发雷霆,斥责特劳德丝毫没有感恩之心,自私自大只知索取。一直以来“唯妈命是从”的特劳德开始反思自己这么多年有多么的混蛋。当他盛气凌人的向狱卒索要东西时,他站在门的栏杆中间微抬着头还略带鄙夷,而狱卒的当头棒喝之后,特劳德侧着身子小心翼翼靠在门边,第一次学会道歉。
麻木和机械化的监狱生活令特劳德充满了愤怒和仇恨,当他与狱卒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甚至杀死他的时候,所有的囚犯们依然听着音乐吃着饭,不参与也不制止。他们的规章下的好模范,制度下的牺牲品。
从特劳德年轻时的嚣张跋扈以及中年后向母亲坦诚恋情却遭斥责来看,母亲失败的教育是将特劳德一生毁灭在监狱的最大根源:第一次杀人是觉得当时的女性友人受了侵犯,第二次杀人是因为他顶撞了狱卒,狱卒要举报他,这会使正要来探监的母子二人不得相见,于是他又杀了他。在母亲眼里,第一次杀人完全是“为了个小¥婊¥砸”,第二次杀人又如何,社会应该充满怜悯之心,不该以暴制暴。过度的纵容让特劳德认定个性与自由高于一切,这种观念虽然在漫长的成长岁月中有所收敛,但依然顽固的滋生在他的脑海中,而这也正是他可以以一己之力与整个监狱体制对抗的动力来源所在。
为了呼吸新鲜空气不惜打破疾驰火车窗的他丝毫不认为自己有错,他很自由,但缺乏自律。
在《辛特勒的名单》的结尾,辛特勒悲伤的哭道,“这辆车,可以换十个人;这个勋章,可以换两个人”,这一幕之所以经典在于辛特勒人性之善的一面彻底升华觉悟,因为认识到了人性的所有缺点以及错误而深深的悔恨。可惜在本片中特劳德的身上我们能看到的是一个被独自监禁几十年的人抗议不公、自学自强、将兴趣发展成事业甚至爱情,唯独看不到一丝对故意杀人的赎罪感。即便终于学会谦虚的他有了许多好友,即便才华横溢的他获得了世界上爱鸟者的支持,即便对监狱管理体制漏洞先知先觉的他一次次造成社会轰动,即便终身监禁的孤独和痛苦已经耗尽了他一生的心血,但他依然不能获得法律的宽容。
他首先是个恶贯满盈的杀人犯,其次才是天赋异禀的鸟学家;他身在惩罚罪人的监狱,而非管吃管住的大本营。如果说仅仅是导演忽略掉了这一点,那么我感到遗憾。
特劳德养的第一只鸟是只麻雀,当他养大它后放走了它,不料这只鸟后来又自己飞了回来。特劳德意识到监狱里舒适的生活麻痹了生命对自由和独立的向往,这只鸟就像是监狱里的许多囚犯,已经无法适应监狱外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肖申克的救赎》里也有个经典例子,出狱的犯人因为无法适应新生活上吊而死。在看到好友菲托仅仅是当上了分发食物的首领就立马运用手中的权力肆意掌管囚犯的饮食,而当再上一级的领导来时立刻装出人人平等坚持原则的模样。自上¥而下的腐¥败机制迅速让提线木偶般的犯人学会了服从和模仿,唯独忘记了尊严和个性。这也是特劳德对落后的监狱¥管¥理体制抨击的重要元素。
特劳德和鸟儿相隔一层铁窗对视,特劳德像在窗里又像在窗外,有一颗进取和积极的心灵让他没有接触过任何外界事物却对外面世界了如指掌;鸟儿也像在窗里又在窗外,对外面世界的恐惧和自身的过分懦弱让它只想寻求权威的庇佑,不敢有个体的奋斗。身体和心,不论哪个被囚禁,都是无期徒刑。
然而提到监狱,涉及的因素太多:法律的权威性,受害者权利的保护,囚犯人权的不可忽视,正义与公正间的决断,拥有权利的个体在面对弱势群体时的心态和行动。在《路西法效应》中有名的“斯坦福实验”中,在一所模拟的监狱环境里,由一些大学生扮演狱卒和囚犯,实验很快濒临失控,扮演狱卒的学生们滥用手中职权,体罚、精神折磨犯人,因为“对方有罪”而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置于上帝的位置进行惩罚。然而回到家中,这些脱去制服的孩子还是一派纯良。这个讲诉“好人是如何一步步变成恶魔”的故事正是告诉我们监狱环境之于人的影响力:上层政策再宏观,下层思想不统一,也处处是缺憾。这也是为什么总能听见为囚犯呼喊人权的声音。但过于圣母心却会让受害者寒心,毕竟,普通人当个受害者要比维权者容易得多。几千年文明都不能让世人的精神高度上升到主动不犯法或者伤人遂悔悟的地步,那么严法强刑惩治罪人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这绝对是本片最经典的镜头:狱中暴乱后,被全副武装的警察炮轰的监狱混乱破碎,两个持枪囚犯均被击毙。镜头里的监狱倾斜歪倒,仿佛是原本秉承正义和公正的司法系统被自己亲手毁灭。特劳德站在这样的炼狱中既有深深的无力感,也加深对自身信仰的坚定使命。这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乱世,它只是需要人们不断完善、需要个体清醒的俗世。
如何令罪人悔过,一直是法律或宗教存在的终极意义。我欣赏特劳德打破体制坚持个性的勇气,但他首先是个需要诚心道歉的罪犯,而非革命家,否则就成了胖虎效应。特劳德身上典型的无政府主义令人瞩目,年轻时的特立独行太嚣张,年老时的他懂得了爱与信仰却是孤掌难鸣。但同样,当他作为一个无期徒刑的犯人却认为获得一个没有锁的门是自己的人权时,我就忍不住笑了。为社会贡献价值和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来自道德缺陷的知识分子、或者是要建立在有受害者受委屈的的基础上,我想人类可以忍受晚几年的进步。
摄影和结构是影片的一大精彩看点,片中两个主角,囚犯特劳德和监狱长之间的博弈完全不需一言一语就能从画面中感觉出来:
当特劳德通过自己是个“追求真爱且丧失正当假释权的国际鸟类疾病权威”这一身份获得大众同情以致联名上书要求假释时,收到舆论压力不得不来向特劳德谈判的监狱长(右侧)脸上布满了鸟笼的阴影,看起来仿佛被关在监狱中的人是他。然而的确是这样,在这次博弈中,特劳德看清了法律的代言人、掌权者同样会钻法律的空子做违法的事,他们不仅仅被制度的规章监禁,更是被社会潜规则和成人堕落的交易方式所监禁。
而特劳德再一次转换监狱来到了监狱长管辖的阿尔卡特兹监狱时,两人狭路相逢。特劳德自下而上,监狱长自上而下。这个行动很好的说明了两个人心灵上的骤变:一个在学习中逐渐升华,一个在权威中故步自封。然而这亦敌亦友的对立身份却让二人惺惺相惜,且有了共同的目标:为改善监狱环境、帮助犯人从心开始而努力奋斗。这一刻他们平等,然而交集也仅限于此。
影片给了这只破壳小鸟的整个长镜头令人们感受到了一个生命、一种思想、一份努力开始的艰难和痛苦,但不经历这种痛苦,生命不会持续、思想无法传播、努力化为乌有,世界不会进步。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Birdman of Alcatraz(1962)

又名:终身犯

上映日期:1962-07-03片长:147分钟

主演:伯特·兰卡斯特 卡尔·莫尔登 瑟尔玛·瑞特 内维尔·布兰德  

导演:约翰·弗兰克海默 编剧:Guy Trosper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