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0-04-05

翻山:评《翻山》。。。

国内的小众文艺电影总是非常难得能和观众见面,尤其是通过电影院的方式和观众见面,4月3号有幸在深圳中影今典国际影城观看了在柏林电影节争议非常大的国产电影《翻山》,同时还有幸见到了电影的导演及其他主创人员。
观看《翻山》的经历,导演希望观众得到一个身体体验电影的经历,这个经历也许就是一个翻山的过程。《翻山》是一部实验性非常强的电影,说它观看的过程像《翻山》一点也不为过。

总的来说,电影的剧情非常的薄弱,薄弱到几乎没能发现完整的剧情的线索,有时看甚至像是一部导演安排好的纪录片。这使得电影的类型划分非常困难。但电影无论给观众的印象是什么,电影是有一个潜在的主线的,至于主线是什么,杨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很聪明得作为了一个秘密保留了下来。这一下子让我想起了,费里尼,一个天生的谎言家。如果导演说出了主线,那么电影就只有一个主线,如果导演不说出来,不同观众就会有不同的主线,因而也就会是不同的电影。这也是现代电影普遍追求的一个艺术效果。
具体到《翻山》里面,让观众体验更多的不是电影里的剧情,而是电影的佤族生活景象,山区风光,或舒缓、或宁静的长镜头,还有那逆光,山区里的微风,还有电影非常独特的OST。电影不是通过剧情给观众体验的,而是通过景象给观众体验的。就像有的观众说的,他从镜头里体验到了从开始的安详到最后的绝望,给我更多的感觉则是一种高山阻隔的无奈,翻出大山的欲望,以及宁静生活的温暖和困扰。
电影里反复出现了摩托车和卡车,这些都是作为外部现代文明渗透到大区人民生活的体现,锯电视机,还有变成了噪音的卡拉OK,以及村民十分别扭的在那玩“杀人游戏”,这些都形象的描绘了一个外部文明在这里的“扭曲”形象,这对应的还有老太婆讲述其男人死在“翻山”的经历。这些都是以一个外部文明看大山的视角,给人“翻”出去的意像。
电影的OST利用了噪音艺术,非常现代的东西,把他用在这样一部描写山区的电影非常大胆,也非常的不错。现代都市的噪音像是一种外在城市文明的液体,不断的侵蚀和渗透大山里的生活。这让人想起了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里的电子噪音的运用,都是城市工业化文明的“音像”象征,是不需要语言说明的活剧情。这样的声音和山区宁静的画面相结合,产生了一个高度异化的视听形象,这个异化也是工业化与原生态的强烈反差。

电影的影和音是非常突出的地方,但正如导演所说的一样,她希望的不是简单的记录山区人们的生活,而是希望看到生活下人们更本质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我想或者通过记录的方式,让观众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或者通过艺术加工的方式把剧情化的电影呈现给观众(这个剧情化不需要非常强的戏剧性,可以是片段式的,多线式的,但必须是导演对生活一个艺术化的合理安排),由观众在一定的导演意识下进行消化吸收,但这个剧情化的东西应当紧扣表达的核心,符合电影的整体风格,如果导演意识太散乱,或者剧情化的东西过于浮躁与电影风格不合的话,我觉得可能就破坏了电影的艺术性。这有点像波拉克在创作滴画,是非常危险的创作,搞不好就有可能被人看成是一个小孩打翻了调色板滴在了画布上。
所以,锯电视给人感觉更像是一个前卫的行为艺术,而不是一个应该出现在这样一个朴实风格的电影里的剧情,包括70分钟左右出现的导演客串的“间离效果”,本来已经很好的进入到了山区生活的体验中,却被你实验性的开了个玩笑,没什么必要。还有村民围坐在一起的面无表情的聊天、别扭地玩“杀人游戏”,卡车上非常明显的摆POSE,这些都是不贴近生活的加工,雕像上还留着雕塑家的刀印子。
但总的来说,非一线式的“剧情”虽然已经非常逼近了剧情电影的底线,但却是非常值得开拓的聚宝盆,它符合后现代非理性的艺术诉求。

翻山(2010)

又名:Crossing the Mountain

上映日期:2010-02-20片长:98分钟

主演:陈强 肖永华 肖英 钟丽花 

导演:杨蕊 编剧:杨蕊 Rui 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