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电影好些年前看的了,最近莫名其妙的,它又在豆瓣上红了起来。
也许,成长的锐痛、青春的钝痛、原生家庭的隐痛,都是中国人永远逃不掉的话题吧。
莫名的巧合:“狗”和“十三(点)”,还都是中国人最常用的骂人语汇。
曹保平其实是我挺喜欢的导演,除了这个之外,《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都蛮有意思的,可惜他创作频率不怎么高,作品偏少。
之前就说过,东亚现实向电影,常出现这样一种“常态化的虚无叙事”:好像也就是每个人都在面对的生活,好像也没发生多少匪夷所思的造化弄人的悲剧,好像也谈不上有超级无良无耻的大坏蛋,但一切就活生生变成了这样失望的样子。
《狗十三》也是如此,女孩身边的那些人,怎么说,也都不算坏人。
他们只是一群很典型的成年人,或者说,中国式的亲人。
他们一度都用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甚至是迎合着你的情绪,但他们不仅无法共情、甚至还亲手缔造了你的孤独与无助。
就像几乎所有中国式的亲人一样,他们最习惯不过也最轻而易举地,用一句“为你好”和一句“你长大了要懂事”,就理所当然,把你搁到了他们的一厢情愿里。
看看豆瓣上的短评,很多网友都在说,她并不算惨啊,我们的成长经验里,比她惨多了啊。还有很多网友都在说,其实爸爸更惨啊,其实爷爷奶奶都很不容易啊,其实后妈做得也足够好了啊。
你瞧,他们都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大人那一边。
电影小切口,但有野心,感情、家庭关系、学业、乃至身体的觉醒,都涉及了一点,却又不多。
总的来说,前半段更有意思(除了几场爆发稍稍缺乏铺垫、显得急于求成之外),中间随着弟弟的出现,整个叙事重心就开始偏差,好像一切问题都被简单地归结到“后妈心疼自家孩子”&“重男轻女”当中。
这就扁平了。
但好在结尾又绕了回来,父女在车里并坐的戏、认出爱因斯坦又放弃索要然后躲在小巷里痛哭的戏、小男孩学滑冰的戏,相当出色。
狗狗电影,走纯爱和催泪的居多,《导盲犬小Q》《玛丽和我》《我与狗狗的十个约定》还有前一阵被翻拍的忠犬八公。
但狗狗也能做意像和喻体,来讲黑色幽默的困惑,以及人性的幽隐。
比如《卡拉是条狗》,再比如《狗十三》,前者是中年人从应然到茫然,后者是少年人从决然到惨然。
在两代人之间,在少年和社会之间,狗充当了一种和解的尝试,却导出了更深的裂痕与伤痕,当然,最后它也承担了一个关于“放下”的隐喻,甚至连投降也要表现为吞下一块狗肉(虽然这一幕的设计很做作)。
做作也是青春的一部分。做些叛逆的事情但不过火,挑衅一下大人但挨了打也只能认错,觉得上学很无聊但成绩还不错。
其实,什么都浅尝辄止,但什么都刻骨铭心,这才是常态的、也是最贴切的青春物语。
反正,像一切青春题材的尾巴一样,你终于带着浅笑一头扎进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艰难里,还好依然带上了你的温暖与执拗,因为不这样谁都不知道该怎样,你只不过经历了太多,然后决定不去较真,你知道生活不会有答案,但生活必须要有一个解决方案。
反正,迟早,我们又会去教育下一代要懂事。
最大的残酷不是不懂事,而是太懂事。
作者信息:
微信公众号:邵邵的私人书斋
新浪微博:@聆雨子
豆瓣&知乎ID:聆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