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1-29

电影往事:《电影往事》影评

《电影往事》作为导演小江的电影处女作,在镜头的处理上,不乏节奏明快、剪接流畅的特 点,注意通过镜头角度的切换,来体现一个动作的冲击力。比如,影片在表现幼时毛小兵被 父亲殴打时,通过不同角度的连续两个跌倒动作,产生了一种动作强调效果。这种洗练酣畅 的镜头,可以看出导演没有去玩弄什么故弄玄虚的假深沉及意念化,努力使影片向可视性上 作出靠拢的趋向。在悬念的设制上,影片也注意运用了层层剥茧、丝丝入扣的方法,倒推式 逐层展开对童年的回忆,使影片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但是,影片在这些基本功能上体现了一定的水准,是相对于大多数中国影片连基本的叙事功 能与表达技巧都普遍平庸而产生的一种“矮子里的将军”的幻觉。当影片的有限悬念,随着剧 情的展开,露出庐山真面目的时候,我们顿时觉得有一种强烈的乱编瞎造的生硬感,而核心 情节的构置上,更让人觉得一种残酷的阴郁。而这种阴郁,我们很难想像,是在一种拥有电 影的文明熏陶的氛围中产生出来的。 影片中的老影片对生活的影响,只有勇敢的一面,却没有温情的一面。也许这就是老影片的 缺陷所在吧。比如母亲从《宁死不屈》中感受到不向生活屈服,坚强地活了下来,少年毛小 兵神往的是 《铁道游击队》 中的叱咤风云,但是,所有的剧中人物却似乎没有得到爱的教育, 他们学到的是那些老影片中的外在动作,而却没有从电影中得到任何感情的启蒙。据称本片 是以打造《天堂电影院》中国版为冠冕堂皇的招牌的,但是,那部外国影片里张扬的从电影 里体味到一种人类感情的启蒙,在中国影片中是没有的。《电影往事》中的老电影与现实生 活,实际上是脱节的,老电影没有有效地参与到现实人生的影响中来,完全呈现出“两种皮” 的状态。它在本质上,还是把老电影作为一种背景框架,来衬托一个童年的故事。影片的基 本情节,如果剔除掉放映老电影的这个核心外,完全是一个简单、乏味的浅薄故事。《电影 往事》 现在通过把旧故事搭上了老电影的船,妄图赋予影片以一种深刻的意义与全新的感受, 显然并没有达到。 况且,这种用老电影来记载时代的变迁,并非本片首创。多少年前一部《一年又一年》的电 视剧,也表现了一个放映之家在改革开放年代里的生活起居录,电影在这部电视剧中担当了 重要的背景叙事功能。而《电影往事》中对放映员的美化,也成为中国电影中欲罢不能的俗 套。如《美丽的大脚》也讲述了倪萍与一个乡村放映员的爱情。可以看出,《电影往事》的 故事情节与内在构置上并没有多少新鲜味,这种把老电影与现实故事进行生硬的拼装、打造 一部电影的模式,实际上是很拙劣的。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电影往事》中的残忍情结。这种残忍是没有缘由的,甚至是编导无意 识流露出来的编造情节的破绽。有时候,编导为了情节的顺畅,不得不人为地制造残忍,这 是十分令人感到可恶的,就像文革中的影片,为了强化阶级斗争的主线,必须生硬地设置出 一个凶残的敌人一样。像《电影往事》这样寡淡如水的电影,影片中设置出的矛盾线索所造 成的残忍的印象,更多的像是编导黔驴技穷之后的无奈选择。因此,我们可以说《电影往事》 中的残忍不是来自于生活中,而是编导的技术负效应。 《电影往事》的残忍可以用三部分来概括: 一是拍砖奇遇。毛小兵不小心撞上了砖头堆,被突如其来的一个女孩用砖头拍昏,的确是一 个极其强烈的悬念,无怨无仇,何来如此凶残的女孩?这一悬念,的确使影片开始的时候颇 有几分经典的情节剧的结构,但是,影片的情节不断进展,我们看到的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 却令我们大跌眼镜。影片交待,那个叫玲玲的女孩,仅仅是毛小兵撞倒砖头堆后,把她的一 条狗轧死了。 但是,编导很快意识到,人的命总比一条狗值钱吧,一个正常的人,是不会像玲玲这样残忍 的,为了自圆其说,影片很快说“玲玲精神有病”,送到康复医院去了。影片的拙劣就表现在 这里,为了使影片开始设置的拍人砖的情节变得合情合理,不得不把玲玲定性为精神病,使 她的残忍有了非正常的依据。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中国电影目前有一种倾向,一旦需要表

现无法解释的事情的时候,就到精神病的领域里寻找理由。比如,葛优在恐怖片《窒息》里 出现的幻觉,不过是他的自我恐怖感觉而已。精神病成为拯救电影情节的一个重要环节。不 挖掘出正常人的心理状态,而是通过最简单、最外化的精神的病态,来构置电影的奇技淫巧, 显示出中国电影在情节上浅薄的一种现实状态。实际上,表现出一个正常人的潜意识才是刻 划人物的难点,相对于西方电影对人性深刻的展现,中国电影这方面显然还是一个尚未开垦 的处女地。 玲玲有精神病,但是,她的回忆却是相当正常的,构成了《电影往事》的主要情节。我们实 在难以想像,一个精神有病的女孩的回忆里有多少正常而合理的成份,但我们却被动地带进 了玲玲的回忆世界。我们同样难以想像,玲玲会把家里的钥匙轻易地交给毛小兵,只是编导 需要快速地把观众带进玲玲的世界,所以,在这时候,让玲玲犯傻地坦露内心,可以看出, 影片编导的招数实在严重匮乏,不惜牺牲合理性,来达到它讲述故事的需要。在玲玲的故事 中,实际上是几块互不连贯的段落,其中主要有玲玲与毛小兵的故事,玲玲与弟弟的故事。 而奇怪的是,毛小兵在看玲玲回忆录时,却看到了自己在“他者”眼中的影像,这种巧遇,在 概率上几乎是接近于零的,但在《电影往事》中却大言不惭地运用了,我们姑且相信这么一 回,可以说,影片中巧遇代替了生活的必然,也回避了生活的正常走向。在这种巧遇的设置 上,我们除了惊讶于巧合之外,不会得到任何来自于生活本身的启迪。 二是杀弟奇冤。在玲玲讲述的电影往事中,玲玲与毛小兵的故事,完全是一个小插曲,核心 的倒是玲玲与家人的故事。在这里,玲玲害弟的故事,构成了玲玲的无法忍受的残忍。 从玲玲与毛小兵的幼年接触来看,本来玲玲是一个善良的女孩,主动要求母亲收留没有父爱 母爱的毛小兵,两个孩子从开始的敌对到友情,影片表现得比较到位而美好。可见玲玲并不 排斥家庭里出现另一个男孩来分享她的爱。但是,随着弟弟的出生,用影片中玲玲的话来讲: “家里又来了一个讨厌的对象——弟弟出生了”。我们无论如何无法想像玲玲的性格会发生这 么重大的转折。从影片的设置来看,玲玲的继父放映员潘叔叔是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男人, 对玲玲也非常关爱,玲玲在梦境中见到的游击队员爸爸的真身,就是潘叔叔,可见,她是能 接受这个继父的,也同样会接受弟弟。况且有了弟弟后,电影也没有表现玲玲因而被冷落, 一家外出游玩,其乐融融,相得甚欢,看不到任何让玲玲产生伤害弟弟的动机。但是,玲玲 就这么干了。当影片中的玲玲把弟弟带上公共汽车扔到了中途的树林里,我们无论如何无法 想像这一行为会出自玲玲这样的女孩身上。没有性格的合理性与前面的铺垫,产生这样的残 忍的脱节,实在是影片叙事上的重大缺陷。联想到《孔雀》中的几个兄妹联手准备用毒药害 死傻哥哥的情节,我们都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中那一种缺乏人性的残忍无所不在,并且津津乐 道,以一种不以为然的轻藐口吻讲述出来,也许情节中的残忍给人的震惊还是其次的,倒是 影片中的那种泰然自若的漠然语调才是真正叫人恐怖的。 玲玲与弟弟在楼顶看电影时,弟弟失足的悲惨结局,因为有了玲玲曾经有害弟的前科而不能 得到原谅。实际上,在这一情节中,玲玲并非没有责任,她仅仅是因为弟弟不让她看望远镜, 就抛下弟弟,转身下楼,才使弟弟摔下了屋顶。玲玲的性格残忍与专横情绪,在这里再次得 到了粗鲁的表现。不知道编导是否生活在一个多子女家庭中,也许现实生活中一个家庭里兄 妹之间的那种独特的关爱,远非编导们所了解与体悟的,这本质上还反映了创作者“识”的缺 失,为了情节的发展,疏忽内容。而不可思议的是,重要的惹祸的根苗——那架望远镜,居 然在最后还被玲玲放在家里的阳台上,作为观测父母的重要工具,实在难以想像,玲玲有如 此的心灵之痛与肉体伤残,还有勇气面对当年害死弟弟的致祸之根。 三是哑女奇人。 这个哑女就是玲玲了,从影片交待,弟弟摔死后,继父给玲玲一个耳光,打残了玲玲的双耳, 从此,玲玲失聪了,并且远离家庭,不知所终。就是这样一个严重残疾且精神不正常的玲玲, 在多少年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一个华丽的居室,里面有一台放映机,收藏着许多影片。

那么,玲玲是如何谋生并赚来钱购置这一套放电影的奢侈品的?这一切《电影往事》显然是 无法能自圆其说的,它只是设置了一个玲玲这样的奇人及她的奇怪的家庭放映厅,而根本不 敢涉及玲玲离开家庭后的成长经历。从玲玲的阳台上,可以看到玲玲的父母家所居住的小院 子,那么,意味着玲玲与父母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他们之间又是如何保持着见面不相识的? 情节的巧,却是处处被破绽掣肘着。这仅仅是外在的表象方面。再看看玲玲的心灵受伤程度。 弟弟的死,是缘于一场电影,玲玲的不幸,同样是缘于电影,那么,很难想像,玲玲会继续 保持对电影的热爱,从影片设置的情境来看,电影带给玲玲一家的,全是伤害,从母亲的明 星梦,到玲玲的伤残,电影没有给人带来美好与幸福,更没有温馨的记忆,那么,玲玲怎么 会在自己的房间中,还营造一个电影的天地?有谁愿意整天与恶梦相伴呢?《电影往事》的 尴尬全部体现在这里,它本想叙述电影对家庭的影响,但是,故事情节却偏离了本意,而滑 向了电影只会给人带来伤害效应。《电影往事》照顾到了情节,却偏离了主题,记录着老电 影观看过程中的斑斑血迹,并且无意识地记录下种种无法忍受的残忍。难道当年的观众与电 影相伴相生的经历,都是一种残忍的吗?又是谁给你以权力,在这样一部表现老电影的影响 力的影片中,有意无意地展现出遍及心灵的残忍呢?

电影往事(2004)

又名:梦影童年 / Electric Shadows

上映日期:2005-04-07片长:93分钟

主演:夏雨 王正佳 关晓彤 张懿暄 齐中旸 姜宏波 李海滨 江珊  

导演:小江 编剧:程青松 Qingsong Cheng/小江 Jiang Xi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