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从记录个人-家庭,看到自然经济(农业,渔业)在时代中的变迁。环境的变化,人为的破坏,大时代下的小老百姓。
片子很亲切平实,没有曲折的故事性,没有标新立异的题材背景,没有所为情节化的剪接,花俏的特技处理,而影片的最后,都能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一个小家庭的生活气息,看到了这个时代,思考我们需要去关注的,而平时又从来没被关注的问题。从无米乐到河口人,记录者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做跟踪,看得出,他们是用心去走近“人”,关注个体,关注社会。这是我看完这两个片子之后的最大感触。
忍不住要作比较。
去年在北京某个所为"个人影像“工作坊,看了很多据说在国内行内比较出彩的纪录片,有长有短,内容各异,有讲大时代,大题材的,有用大量特技拼凑的,有故事性强的,有一个长镜头就20多分钟的,一大堆。但是现在让我回想,实在没有几部现在还能记得起名字。我想,并不是那些片子缺少大题材,大背景,只是,从影片就能看出一个记录者对他所记录的人和事缺乏应有的”诚意“。 一个缺乏诚意记录者,是没有办法有耐心去拍摄看似很平常的故事的。他们很多时候,花大量的时间去找题材,找故事,做所为先进的实验剪接特效,但是,往往就忽视了要花时间去关注个人,真正走进生活。所以记录的事情就缺乏了生命力。
而河口人和无米乐,先姑且不谈它们给了社会什么思考,给了我什么启发,单是它带给我,对生活本身的体会和感受就显得十分的实在。就如我能感受到影片中内海的午夜的咸风一样。平平淡淡的画面,传递的是一种生活的质感。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和片中人共欢笑同悲伤。
自己也试过拍纪录片,能做到既平实,又有视觉感受;既有内容,又不冗长;既真实,又有故事可看,真的很不容易。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被访者相处,然后,再从平淡无奇的生活镜头记录大量素材,再把自己抽离,最后,从主观回归到客观。很难,真的很难。
从无米乐到河口人,跳出片子本身的内容不谈,片外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一个记录者,“诚意”和“耐心”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一个浮躁的社会下,最难能可贵的品行吧。

河口人(2006)

又名:Fisherman in the City

片长:62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洪淳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