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看了《风雨哈佛路》。很老套的剧情,很老套的故事。如果不是为了完成每周一部好电影的目标,我都没有看下去的欲望。电影讲的是一个生于贫困、毒品、艾滋病家庭的少女,如何一步步走出来,走进哈佛大学的故事。电影看完,我辜负了电影主创的预期,没有太多的感触。我不喜欢政治正确的电影,就像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为奴十二年》,即使再有多少专业影评人告诉我这部电影多少精致多么不同寻常多么担当得起奥斯卡的盛誉,我还是不喜欢。好的电影,应该是有惊喜的,是有微妙的、让人深思的地方的,不是一眼能猜透的。

很遗憾,《哈佛风雨路》没有辜负我的猜测,没有超出我的预期,,也没给我太多惊喜。让我惊讶的是,一向做事认真的美国人,在电影的结尾,居然大玩浪漫主义,搞得太童话了。我觉得,我们不能为了倡导努力奋斗积极向上,就扯开事实瞎说。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中国的一部类似电影《背着爸爸上学》。《背着爸爸上学》讲的是一个深山老区的少年如何艰辛上学的故事。这部电影现在已经没多少印象,只记得电影结束的时候,导演为了照顾电影名,镜头大特写,少年赤脚背着生病父亲趟河上学。旭日东升,霞光万丈,少年老成的儿子和老年伤残的父亲融化在万道红霞中,如梦如幻,似真似假。我想导演也有不少自我感动吧。这部号称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励志电影,最初被我们看到的时候,还是初中,好像是教育部门的强制推广。因此,当时学校规定,电影观赏完毕,写一篇观后感。当时我写的标题是《壮志可凌云》。老师看完大赞。其实那时候哪有什么真实感受,对着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的环境和干瘪生硬的人物,除了感慨贫穷还是感慨贫穷,哪有什么壮志可凌云的想法,不过是应付学校而已。不知道《风雨哈佛路》是否享受过相似的待遇,是否被美国公立学校推广学生去看。

当然,比较起来,《风雨哈佛路》还是比《背着爸爸上学》好多了,起码情节不是那么生硬,人物也不是天生就坚强而强悍,心里没有什么波澜。《风雨哈佛路》更柔软、更人性一点。我虽然没有太大的感动,但小的感动还是有的。我感动于主人公一直说“我一直都爱着我的妈妈,无论何时何地,我一直都爱着她,尽管有的时候连她自己都忘记了,但是我一直都爱着她”,我感动于她不想把自己变成傻子随着生活无知觉地滑向堕落;我感动于她没有放弃尊严,寄居在她姥爷家;我感动于她在读书期间自我生存,把生活中诸多的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还有,电影台词里,有很多让人心动的句子。

人物心理有波澜,人物语言够励志,故事情节也算完整。《风雨哈佛路》基本上做到了,虽然不是那么完美。

相比下的中国电影,在许多细节上的处理还是生硬粗糙不细致。穷山恶水的环境背景,苦情催泪的故事,突然的成长与坚强,还有,圆满的结局。故事,最终还是缺乏一点人性的光辉。

不过,两部电影的结尾,似乎圆满,但都苍白。《风雨哈佛路》的女主对着镜头面无表情地对着天堂的母亲说话;《背着爸爸上学》的结尾是男主克服困难后上学去了。他们的结局,是否真的这样?我想大约导演也不能痛快地回答出来吧。

风雨哈佛路Homeless to Harvard: The Liz Murray Story(2003)

又名:最贫穷的哈佛女孩

上映日期:2003-04-07(美国)片长:104分钟

主演:索拉·伯奇 Makyla Smith 凯莉·林奇 艾利奥特· 

导演:彼得·勒文 编剧:Ronni Kern

风雨哈佛路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