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使神差,竟然重看了一遍75年的《金光大道》。抛开特定年代的政治话语,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倒有一定的预言性:比如无效疫苗、明星无耻掘金、肉类注水工厂、激素大地、农民不吃自己种的一切、各阶层互害链、毒菜毒奶毒水果、挣中国钱移民美欧的高尚战士等等。
《金光大道》说富裕户必要侵夺翻身户利益、财富聚敛必要有道德亏损。至少在东方这块土壤,这是真实的。所以影片追求以共同生产来创造共同财产并共享的乌托邦理想,所谓共产主义。要实现乌托邦,必要以顾别人不顾自家的圣徒高大全来带领。即是圣徒,就必定没有社会性,不是机制,就是昙花。社会的人是不信昙花的,所以美国立国之宪是一套防恶、防毒、防丑、防害的程序。
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人类这种丑陋的怪物是配不上圣洁的共产主义的。
所以受难的耶稣、伺虎的佛佗、殉教的江姐、引刀成快的汪精卫、公而忘私的雷锋才会被俗众感动涕零。抽离了人性的神性是典型,而人间,尤其是东方土壤里游生的是原型,丑而磅礴。
《金光大道》的人性观是准确的,因为它洞见富裕户积敛财富过程的必然侵夺,这些富裕户原本也都是翻身户,甚至我那个忘年友马精武演的反面人物共产党员队长,也本属于无产阶级一员。
但《金光大道》的人性观又是静态的,翻身户因穷而被赋予的道德优势是虚假的,发展后的大概率是,他们合作生产富裕后也会是改开后的先富群体。
由于时代原因,《金光大道》的创作者不敢从东方儒家精英的利他主义的伦理模型中找到高大全的人性支撑,只能从毛泽东的说教里找寻道路的红太阳,但是伟人洞见了人性的假、恶、丑,却低估了假恶丑以及贪婪、欲望的力量。说白了,高大全的圣徒形象只是抹在苦难和贫瘠之上的一抹儿奶油,一个小鲜肉一样的甜心先生。
如果把《金光大道》进行后现代的改造,在当下复拍下集,结尾应该是,那些富裕了的翻身户都开始生产假药死猪肉并在挣钱后纷纷移民美国,高大全则在当了高官后成为红通令的一员被押解回国。而那些影片中的失意的反派、富农,则都成了公知、精英,并重新赢得财富。
这才是真实的《金光大道》。

金光大道(上集)(1975)

上映日期:1975

主演:张国民 朱德承 王馥荔 

导演:林农 孙羽 编剧:肖尹宪/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