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太大,以下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政治立场,阿北请绕行。

影片进行到一个小时的时候,2001年126地震发生,整个故事开始沿着混乱的印度时局和宗教冲突进行发展。在这之前,一切的情感表达都似在讲述着一个类似于印度版《中国合伙人》或者成人版《三个傻瓜》的故事,手足情深,友谊万岁。

相比之前足以毁掉一部优秀影片的烂译名《三傻大闹宝莱坞》,片名《断线人生》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越,就像简单寻常的故事,因为特定的政治和宗教因素而一下子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层面一样。这代入感很强的片名会不由让人联想到田壮壮的《蓝风筝》和《追风筝的人》。前者企及高度更为深入,最终沦为禁片。后者立意和表达与本片相去甚远,故无法相提并论。最为接近的,还是要数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影片虽在竞赛环节更名《海阔天空》,却依然难以掩盖其对于深刻情感挖掘和主角思想动态的缺失,因而最终变成一部说教意味十足的纪录片或是某英语培训机构的励志前传,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说回《中国合伙人》,集中表现政治因素的片段要数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在这之后一切的冲突和矛盾,都是通过杂乱无章的人头攒动和主角声嘶力竭的嘶吼而完成的。在构建时代背景和故事叙述环境的层面上,会有种无奈的压迫感,让观众以为所有的历史都是“应运而生”的。似乎只要导演愿意,所有的公共事件和重大政治活动都可以信手拈来,而这也极大地削弱了故事本身的真实性和立意深度的再挖掘。

细数国内近几年发生的自然灾害不算少,地震灾害接二连三,抗洪救险任务艰巨,SARS肆虐人心惶惶。随之而出品的电影作品数不胜数,最为出名的算是《唐山大地震》,之前还有《惊涛骇浪》,《南方大冰雪》,《惊天动地》,包括烂俗巨制《超强台风》,无一不是政治意味严重压迫观影感受的成功案例。在观影过程中,人们只会不断地反问自己,花钱走进影院所欣赏的,到底是一部影片,还是换个场地,看一次声情并茂的《新闻联播》。其实并非对国产政治电影深恶痛绝,倘若在策划和出品前期就将影片定义为“走过场混个脸熟”或者“弯下腰捡回肥皂”,那再多的明星面孔和怎再作呕的台词,观众都能够接受,毕竟如此一部拉动内需创造票房的政治片,是不需要多加语言论述的。因为打一开始,观众走进影院的门票钱,已经由相关部门自掏腰包了。

他们很难让大的时代背景被轻而易举地表现出来,恨不得打上特写,对特定历史时刻进行一次重播,他们又为观众的观影智商暗自捉急,生怕看完电影之后,人们会不解地问身旁的恋人,电影里讲的到底是什么时候的事。他们只会天天守着电视机,在任何灾难出现的第一时间,抢在救灾和抢险的工作人员之前,赶到灾区重建工作的现场,扛着摄影机,拿着话筒,最大资源优化配置地完成一部简单的,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的“现象级影片”。对了,就像5天时间拍摄和剪辑出的《爸爸去哪儿》。

刚接触韩国电影,会夸棒子擅长情感渲染,于是有人骂。后来接触日本电影,说岛国人民善于写实和心理活动的刻画,又有人站出来说“你从爱情动作片里能看出什么?”。我从好莱坞里看出工业电影模式,我从台湾电影里看出时代纵向发展轨迹,我从香港电影里看出各类型片模式演变,却唯独不能从所有的国产电影中发现导演们和编剧们在为了什么而存在。也许这个答案很简单,票房与金钱;但我更希望这个答案可以不要那么简单。 娄烨在《推拿》的柏林访谈中说了一句震撼极大,“我现在一直都在为票房拍电影,因为这些片子都得去销售、都得去卖。从这个角度来说,实际上都是在为票房拍电影,但导演的工作又不是为了票房本身,你不能想着票房来工作,对我个人来说是这个感受。”

抛开各人对于敏感政治环境和国内历史事件的知晓度差异,我所理解的国内优秀的带有明显的政治因素,却不会用镜头强制性地主观地指引观众去思考的影片少之又少,《蓝风筝》《活着》是经典,《云水谣》算是上乘之作,《向日葵》勉强入围。至于由此联想到的《末代皇帝》,却不是made in China,而相比较算作弹丸之地的香港,近几年来频繁以《金钱帝国》《金鸡》《岁月神偷》虏获人心,实属大陆电影学习借鉴之楷模。

总而言之,在目前大陆这种严格的审查制度控制模式之下,类似上文提及的影片,即便是成功拍摄杀青,也免不了胎死腹中见不得日月,最终沦为禁片的下场。

断线人生Kai Po Che!(2013)

又名:Brothers for life / 开破车

上映日期:2013-02-22(印度)片长:120分钟

主演:拉吉·库玛 阿姆里塔·普利 苏尚特·辛格·拉吉普特 阿米特· 

导演:阿皮谢克·卡普尔 编剧:Chetan Bhagat/Pubali Chaudhuri/Abhishek Kapoor/Supratik 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