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法罗岛电影节#纪录片单元第6个放映日为大家带来《痴》,下面请看前线曾经有着信仰的人们逐渐远离曾经熟悉的一切的评价了!

米米:

抛开没有“存在支撑”的意识散沙,这片是有些可圈可点之处的,但这不属于好的作品。

Not Here:

形式上足够新奇,拍得迷幻莫测。追名逐利似乎是一个不受待见的词,但生在这世上的人都是属于权力的人。

大钊:

画面9分,内容10分,价值10分。张先痴的一生,一个中国现当代史的活化石,国民党高官家的二少爷投身共产主义热血事业,对革命的一片痴心终究抵不过黑五类的出身和知识分子的自觉,在反右运动中被自己坚信的一切深深伤害、折磨。短短几句话背后庞杂细微的口述史,事件再骇人我们感受的也只能是老人沧桑的脸庞和当代年轻人对过去的想象,这是口述史最大的弊端。然而这部纪录片的伟大之处在于加入了导演主观能动的创造,推动历史的人物粉墨登场,场景再现不追求真实环境,在于氛围沉浸和情感提炼,运镜和布景简洁又有张力,一次次扑向和掀开镜头的旗帜,带有历史记忆的电话铃声,国际歌凄婉的变奏让人潸然泪下,不知不觉5个小时新中国荒诞的车轮已走向尽头。

Pincent:

邱炯炯最佳,一首带有高度创作意识的个人史诗。“痴”的不是我,是他们吧。三幕舞台剧的戏剧式演绎,把剧情片的手法代入纪录片。皮影戏、突然定格、默片元素、定格动画、爵士鼓伴随降格镜头、以及每部都有的多画面重叠...绝不安于纪录片的常规形式。烟雾中暗无天日,打着手电、举着蜡烛寻找,夜晚的蝉鸣声从未绝于耳,伯格曼式震慑人心的钟声反复出现。起初他是相信的,驴子被撵向右边,鲨鱼浮出水面,嘴里讲着新中国,也如病入膏肓地在吸食着,钥匙孔里的眼睛在注视着...反右运动的横幅蒙住了”他”的双眼,而他嘴在动,我们却听不到声音。批斗者的椅子裹满了纱布,打死那个反动的苍蝇…透过仿佛被石头打破的窗户看着他,一次次地在同一个门口告别,直到雾越来越大、大门紧锁、人没再回来。

法罗岛帝国皇后:

所以上级让你不要有思想包袱大胆提批评意见,可别傻傻的当真,说几句不痛不痒的明贬暗褒一下合适了,上级不过想显示自己广纳善言的气度罢,你噼里啪啦吐一堆鞭辟入里的见解,真挖着上级的弊病和痛楚,他还不用“某些人仗着提意见之名搞反对上级之实”的由头轻松给你料理了。更有甚者,“提意见”的真正目的就是诱出持反对意见的人一网打尽。形式上和《日曜日式散步者》有相通,因为没有保存相应影像,在文字资料基础上影像化,“实构”的影像有留给导演更多艺术化加工的空间,使纪录片添了许多电影本身的魅力;又有不同,《痴》的主角尚在世,能拍摄大量真人的回忆穿插在重现的“剧情”中,且《日》的重现还是比较偏向写实,《痴》与之相较是癫狂的、超现实的、魔幻的、情绪化的,繁琐的符号看的我津津有味又疲惫不堪,张老先生亲自出镜的部分显然更有趣。

子夜无人:

曾经真诚的信仰被背叛,那些写在功勋章上的格言和宣言被背叛,由活生生的人流出来的血和用这些血写成的历史都被背叛,我们跨越了一整个世纪的屈辱、波折、颠沛流离才走了过来,然后在距离光明一线之隔的时刻又重新跌落到歧途里。 来自主人公的口述回忆与重新建构的“实景”素材交织出鬼魅、奇幻、悲凉而又浪漫的复合质感,王兵+大林宣彦+《马拉/萨德》的画风组合,拼撞出一位新的作者、也是属于我们自身的语言系统,对前人与前尘的表达方式。 整篇下来其实有很多深为震颤的时刻,但直到最后我仍然对张先痴说起的、那个关于留声机的幻觉记忆犹新,那种明明知道荒诞却又忍不住肖想的,那种已经感受到危险却不由自主卷入漩涡的,那种身份被错误安放时都不敢去上升的恨、和最后应该拨云见日时却已经心灰意冷的,那是一种强大的共性,它来自时代和命运。

DAY6及最终版本的纪录片场刊将于明天上午发布,请大家拭目以待了!


(2015)

又名:Mr. Zhang Believes

上映日期:2016-04-02(中国香港电影节) / 2015-08-10(洛迦诺电影节)片长:135分钟

主演:张先痴 张新伟 杨城 易思成 

导演:邱炯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