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4-15

鬼域:超时代的科幻恐怖片

超时代
为什么我会说鬼域是一部超越时代的电影?其一,它创建了一个别出心裁的世界,拥有庞大的世界观。这是一个充满了被遗弃之物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你可以看到废稿中的角色具象化,可以看到本应展现在观众眼前的建筑,可以看到你遗弃的各式玩具,更可以看到惨遭夭折的未出世的胎儿。它们共同组合在一起,发展出它们对应的景观,构造成了一个巨大的世界。跟随女主角的视角,观众会依次经过废弃高楼、阴暗森林、废弃玩具城、地下书库、子宫这五个生态各异、景色截然不同的大区域。废弃高楼随处可见腐朽的物件:车辆、门、招牌。所有东西都仿佛风中残烛一般,随时会化为粉尘;往上看,是斑驳纵横的Z字型阶梯,连接着各幢高楼;走到最顶端,是空空荡荡的游乐场,吱呀作响的摩天轮夹在两边高楼的缝隙中,锈迹斑斑的长椅、秋千和体育器材,被腐蚀的榕树;两旁的高楼挂着再普通不过的衣物,几条彩旗横亘在游乐场上方。怪物体态和普通人无二,只是经过腐朽空气的打磨,脸上泛着如同烟灰熏过一样的灰色。而随着女主角眼前一黑,就来到了阴暗潮湿的森林,树上密密麻麻地挂着上吊死去的人。这个森林景观上和普通恐怖片里面的森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一样的多雾,一样的灰暗,一样的潮湿;而怪物的体态上,脖子非常长,对应着他们是上吊的行为。在女主即将被长脖子怪物吃掉的时候,女儿骑着玩具马挺身而出,带着女主去到她所居住的玩具城。顾名思义,玩具城里当然到处都是玩具,被遗弃的娃娃,废弃的玩具火车,各种各样的机械玩具,这些玩具的体积非常庞大,而数量之多,眺望远方,漫无边际,满满的都是玩具;之后女儿带女主来到了地下书库,这里目光所到,全部都是书,墙壁、地面、隔离房间的拱门,数量之多甚至能堆积到山洞的顶部,几位老者背对着一个书堆砌成的巨大柱子,他们似乎在做着修复书籍的工作。而到最后女主到达了血肉做成的子宫,墙面地板遍布血管,期间夹着尚未成型的胎儿,空气中充斥着漂浮的血液。这些胎儿似乎会逐渐长大,走出子宫,成为新的行尸走肉。
宏伟的场景远远超出了大部分的恐怖片,独树一帜,为一部电影创造一个世界,实在可见当时香港电影人的别出心裁。要知道,创造一个世界,尤其是一个庞大的世界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这样的电影很难去使用一些小成本小场景恐怖电影的那一套吓人的伎俩:刺耳的音效、血腥的鬼脸。不得不转而注重于气氛的渲染,场景的布置,尽力的让观众有代入感,能切身实地地体验主角的情感。比如《寂静之地》,它着力去描述怪物的恐怖,描绘一个没有声音的世界,多次的把男女主角逼入绝境。从头到尾都没有几个jump scare。尽管拍摄难度提升了不少,但这样的电影也很容易陷入不利的舆论:不恐怖、不吓人。减少生理上的恐怖,转而提升心理上的恐怖,却仍然会被各样影评家如此评论,实在是费力不讨好。
其二,结尾的反转非常巧妙。女主最终从鬼域逃出,回到现实世界,以为一切就此结束,却意外发现了另外一个自己,她们双目对视,影片也落下帷幕。初始我非常讨厌这个结尾,因为剧情只有一条主线,副线是发掘女儿的身份,结尾之前没有任何铺垫,在此之后也没有任何解释。把单行的剧情变成双向的剧情,强行的反转让人不知所措。就像《校墓处》,为了让人大跌眼镜而反转,女主在毁灭妖怪的时候居然被妖怪附身,最后杀掉男主,全军覆没。而《恐怖游轮》则是多线齐头并进的优秀范例,当观众跟着女主视角一起行动的时候,其他两位女主也同时在行动,观众可以透过女主的眼睛看到她们行动的蛛丝马迹,却很难去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更没有办法预测结果。而当最后的反转出现的时候,观众恍然大悟,醍醐灌顶,联系起了前后发生的一切,这就是优秀的反转,有铺垫,有解释,但却让人无法预测。而本片的反转则有其独特之处,女主经历了一切,最终发现自己就是书中人,而她看到的另外一个自己,说不定也是一个书中人,有人写了一本书,里面有着女主的轮回;但也会有人写了一本书,里面有着两位女主共同再次经历轮回,试想一下,两位女主相聚,共同约定再次进入鬼域寻找真相,最后以为解决一切回到现实,却看到了第三位自己。举个例子就是,看一本书,你以为你是从第一页开始看起,实际上你是从中间开始看起,从中间往后,就是女主的不断轮回,她自己的数量也会不断增加;而在轮回之前发生了什么呢?从第二位女主的话中可以得知,她之前也有过废稿,浴室的水喉自动打开,玻璃上折射出女鬼的轮廓,地上残留着头发。从中间往前,就是女主未进入鬼域前发生的事情。
这个反转十分优秀,它巧妙地把原本单薄的单线剧情变成了复杂的轮回剧情,给人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把原本难以解释的女鬼剧情变得容易解释,将观众在温馨结局中所积攒的温情粉碎得荡然无存,给予了观众一定的失落感。这样的反转,在当时一众内陆、香港、台湾恐怖片中,都是比较少见的。更不用说这样别出心裁、庞大的世界观了。
平淡的剧情
除却场景和最后的反转,剩下的剧情实在乏善可陈,淡而无味。开头惯例说明女主职业和身世,从女主的台词“我想要亲身体验那种感觉”引出后来女鬼的剧情,然后将女主带入鬼域,而观众跟随女主的目光,犹如走马观花一般,逛遍了整个鬼域,最终母女重逢,女主重返人间。剧情上平铺直叙,有一说一,懒于铺垫,各主演台词稀少,电影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示场景,却少和剧情联系,更没有深入的发掘场景:女主初到鬼域,结识了坐在游乐场的爷爷,这个过程只有寥寥几句台词,剧情也只是简单的“被鬼追杀,逃命到游乐场”,更多的把镜头放在了环境上,而这个颇为重要的场景,可能囿于电影的时长,没有更多的说明,也没有更深入地挖掘其内涵;桥段老套陈旧,试问有几个人没猜出来,女主憋气过桥的时候必定会吐气?这种老套的桥段相信大部分人都在各种各种的电视剧、电影中看过了吧;部分设定甚至没有解释,语焉不详,那股腐蚀一切的风浪到底是什么,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结果到最后也没有做出解释。这样的剧情,实在是平淡,仿佛这部电影就是让观众过一把眼瘾,欣赏一下各种超时代的场景,而剧情不过是粘合剂,把各个场景用一定的逻辑简单地连接起来而已。

失败的个人秀
早早出场的前男友,唯一的作用是铺垫;指引女主的爷爷,唯一的作用也只是指引,并没有更深入的挖掘;而女主经历了一切,最终却看不到一丝成长,明明女儿已经说了越靠近中介处,自己会越发虚弱,然而女主还是带着她一路前进,甚至连一句带有悔意的台词都没有。而母女之间的互动渲染不足,篇幅过短,着实难唤起观众(至少是我)心中共同的情感。这也导致了最后的离别实在难以让我为她们的分离感到难过,我没有那种情感,反而觉得这一段显得十分突兀。而女主的塑造比较失败,甚至让人作呕。全程只会索取,如果没有女儿和爷爷的指引和陪伴,绝对没有办法走到终点。可惜人物镜头大部分都在女主身上,这是一场失败的个人秀。

突兀的衔接场景
看似几个区域融为一体的鬼域实际上被切割成好几个小区域,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都是依靠简单的视觉变化。去森林,眼前一黑;去书库,眼前一亮。找中介处的路上,跨越田地,看到的全景明明是怪石嶙峋的破碎山脉,前往的路上景色却在田地和山区间切换:摘下野花,祭奠被遗忘的逝者,却又到了一片红色的田地。后期场景的变换完全是强行对照诗句来更换滤镜,随意地更改场景地理上的联系。
总结
这是一部少有的恐怖科幻片,虽然剧情、人物都乏善可陈,配乐不合时宜,优秀的场景囿于时长也没有更深入的挖掘,但场景布置优于大部分同时期恐怖片。此外,影片中还有一个闪光点。女主来到荒废的墓地,遭遇逝者的围攻,情急之下想出花的用处,她把花放到它们干枯的手上,而逝者也逐渐安静下来。
已经离去的亲人,并不会向我们奢求太多,一朵小花,一张冥币,就足以满足他们,因为他们仅仅只是希望,我们不要忘却了他们而已。

鬼域(2006)

又名:Re-cycle

上映日期:2006-06-30片长:108分钟

主演:李心洁 李彩桦 周俊伟 刘兆铭 曾雅琪 

导演:彭顺 彭发 编剧:钱江汉 Chin Cub/彭发 Danny Pang/彭顺 Oxide Pang/龙华琛/彭柏成 Thomas Pang

鬼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