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曲阳看了两部李珞的片子。
有点庆幸幸好没有专门推荐给什么人一起来看。是很小众很小众很小众的片子。
但今天没能去看成另外的两部却是很遗憾的事情。

觉得李珞很厉害。
是能够把一些很灵的想法讲述出来并且不乱套。
(虽然我不能说我捕捉到的点就是导演希望传达的……)

1 河流

对我来说,河流 这个词有一点点其他的意义。

大四毕业的时候,本来计划和几个小伙伴一起做一个毕业片,后来由于某些原因中途退出,离开之前就已经敲定了题目:我们的河流。
我们当时花了很多时间去想「河流」在影片中应该如何呈现——字面上的,和更深层的表达,尤其是在原来的故事设定中没有非河流不可的时候。

即便有,又可以怎么讲这个故事呢。

李珞的故事与河流有关。讲故事的方式也让我惊喜。
与其说《河流和我的父亲》是一部叙事得当的故事片,我倒是觉得更像是一个人的回忆和自语,是一个人的个人史,是一个家庭的故事和想象。
它不是一段熟练流畅的好莱坞故事,或者故意不讲成那样,而是一种断续的,婉转的讲述,一种带着迷幻的想象的表达。
不论是棚录的带着喘息的旁白,还是家庭聚会的饭桌上亲友们三三两两的聊天讲故事,
过去发生的事情以一种确定性的随意表达呈现出了一种令人猜疑的非确定的姿态。

所以,这个故事究竟是什么呢?
故事从爷爷作为被留下的孩子讲起,讲起了父亲年轻时的故事,和兄弟们一起游泳一起玩耍,讲自己摔断腿,讲逃票跳船,在长江里漫游又差点回不去,最后柳暗花明发现河边的水草足够深以至于可以走回江岸,讲亲人的离开,讲和年轻的「我」的故事……「我」也讲我的故事……
而所有的讲述,都是用「我」第一人称讲述来完成的。

片子的画面稳定而唯美,多次出现的中线构图消解了强迫症患者的不安感,固定镜头为主和平缓的移动让讲述沉浸在文字的情绪中,
画面中层次多样的线条感——比如石阶,比如河流,比如山和树,比如路和墙——像是层层的监狱,将过去的故事捆绑在讲述的语气里,封印。
微微加了浅棕色的黑白电影也似乎自带想象功能。

于是,过去的故事就这样伴着一种不明所以的讲述,像河流一样,缓慢地流畅展开。


2 父亲

影片中最好玩的,是片尾父亲的来信。

作为影片参演者的父亲,扮演着自己和「父亲的父亲」。他既是故事中最核心的主角,是故事来源的见证者,也是被导演的演员。
他理应是最知道这段故事的人,可故事不过是被讲述的痕迹。

父亲在看过李珞的这部「家族史」一样的影片后,看到镜头下的自己和亲人们时,给儿子写了封几乎针对每个镜头的意见。
而导演李珞就把这些意见呈现在这里,重新播一遍故事,逐句指出父亲的修改反馈。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段。

纪录片中有一种叫做「反身纪录片」(Reflection documentary),这是一种对拍摄行为本身的再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呈现出来。
这一段「反身」的叙事将父亲屏幕内外的两种角色统一起来,参与性的方式模糊了剧情片和纪录片的界限,打破了想象和真实的边界,重塑了另一维度的时空,以类似花絮的方式呈现了作者的思考——一种用形式美感呈现的态度。

父亲希望更呈现一个更「完美」的故事——一个叙事合理、表达流畅、画面漂亮且不重复的故事,那么又是什么让父亲产生了影片就应该是这样的意识呢?
作为亲历者,他更在乎的是故事是不是完全是真实的, 在乎的是镜头里的自己是不是够「美」,甚至是「演」得好不好。
而李珞要放在影片里的,就是生活中的简单和真诚。
事实究竟是什么,也许根本不重要。



记忆本来就是重复和不稳定的。
导演李珞在影片中故意模糊了时间的概念和人物的设定, 忽略空间的精确性,强调感官和文字,用旁白完成了故事。
就像父亲想要纠正自己失误讲错了的故事一样,这是导演的故事,是他作为家中第三代对这段稍显遥远的回忆的表达。

无关正确与否,无关合理与否。
这只是一段我需要传递的表达。
就像我爱你和我恨你。
是告白。

河流和我的父亲(2010)

又名:Rivers and My Father

上映日期:2010-10-25片长:75分钟

主演:维克托·钱德勒 海海 

导演:李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