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浅析短片《口吃》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说过:“光不仅给予画面上的形象以物质生命,而且赋予了他们艺术的生命。”而本杰明·克利里导演的《口吃》对光线的熟稔运用,巧妙地修饰了影片用“无声胜有声”以刻画的人物,使得难以开口的主人公即便一言不发也能倾诉出千言万语,反映了社会一类障碍者自我封闭的自卑懦弱以及希求逃避的纠结无奈。
光线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发挥着衬托人物形象,烘托人物命运的重要作用。在与女孩儿聊天后,科林苦恼地坐在电脑前,在近景镜头下,桌上的台灯作为人工光源,充当底光,使得主人公的脸部一片光明,亦将电脑前科林满脸的忧虑和苦涩展露无遗,令这层光亮被赋予一种更加耐人寻味的含义,而在科林背后,黑暗勾勒出他的身影,仿佛在呐喊着科林“见不得光”的现实,画面主人公流露出的落寞颓丧可见一斑。而与此画面有些异曲同工之妙的一处则是印刷工科林独自一人拼摆文字模具的场景。中景镜头下的他面无表情地整理着手底的模具,眼前的油灯发出亮光,照亮了科林和模具,但身后的黑暗实则已是科林内心和现状的一种反映和暗喻:他独自工作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背后却是自己不敢只身面对的外界。导演虽未运用极端镜头对主人公的神情进行特写展示,但却运用无声的空间光影布置加以呈现,他与整体环境被置于一画时的自我封闭和躲藏,让他由外到内地“裸露”于观众眼前。其实,身外的黑暗不只是科林对于未知社会的懦弱和胆怯,还是他内心因口吃自卑所致的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
光线不仅能刻画出人物的气质和性格,还能呈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矛盾与冲突。在科林内心第1225次对路人评头论足时,他仍旧站在一堵大面积阴影的红墙之下,仅有的光线也正好自他头顶被分割开来,使中景镜头下的他完全被笼罩于阴影之中,给人以视觉上的对照和冲击,体现出他内心中有别于在外的阴郁和灰暗。而他在面对路人问路时,极其自然地用手语表示自己听不见以逃避开口说话,掩饰口吃,这一行为也与他所处环境相互照应,表明他的主动逃避和自我躲藏将使他无法冲破头顶的阴影,更无法照到阳光的消极现状。这一场景不仅展现出他逃避世事的方式,更是深刻刻画出了他在真正面对世事时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的卑微性格和逃避心境。
光线不仅是烘托人物命运,展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它还能体现出画面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特性,从而赋予影片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在父亲家中一次看电视的场景里,沙发上的父亲和科林被一同置于全景镜头中,父亲随意自然地吃东西看电视,他身旁的壁灯也发出柔和的光,很是平常。但处于略暗环境中的科林则看向父亲一侧,神情尽是无法遮掩的羡慕渴望和失落哀伤。他面对左侧的目光朝向,是身处暗处对于灯光的渴求,是对父亲健康形态且能自如面世的羡慕,更是希望自己能像父亲一样身处光明且正常生活的向往!而他的千思万绪也在这一复杂难辨的神情中渐渐销声匿迹,最终在他回头之际被深埋心底。这一简单的动作设计被安置在光影失衡的画面中,令科林的内心世界被更加深入地探寻,使他逃避时的纠结和无法了却心愿的无奈再次被观众所窥探。
影片最末,科林虽然终于跨越心障,勇敢面对,但纵观全片,大篇幅对于他释怀前的心理呈现着实叩击人心,令观众通过大量无声的光影布置的画面深刻了解和感触到科林身为残障者无法言表又难以排遣的复杂心绪,而以他为代表的社会一类残障者面世的困难和内心的煎熬也透过科林所表现,引人深思,发人深省!

口吃Stutterer(2015)

又名:语焉不详(台)

上映日期:2015-07-08(爱尔兰高威电影节)片长:12分钟

主演:马修·尼达姆 克洛伊·皮里 埃瑞克·理查德 塞琳娜·阿米蒂奇 

导演:本杰明·克利里 编剧:本杰明·克利里 Benjamin Cle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