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09-12-09

希尔维亚:危险的诗情

昨晚看了《瓶中美人》,讲的是自白派女诗人普拉斯之死,据说佩特洛和普拉斯长得像于是选定了她演,结果佩特洛的花瓶功力直接冲淡了影片该有的压抑,倒不如瞥一眼普拉斯生平简介更让人神伤:普拉斯是开煤气死的,过了几年,普拉斯的情敌,即普拉斯前夫的第二任妻子竟复制普拉斯的死法,同样开煤气死去,1998年,普拉斯前夫去世,2009年春天,普拉斯40岁的儿子自缢身亡。

大家都说普拉斯之所以自杀,是因为无法在完美妻子,完美母亲,天才诗人这种种角色间找到平衡。彻底神智失常之后,她将所有的愤怒倾泄为一本狂躁的内心独白:爱丽尔,它鲜血淋漓所以摄人心魄。普拉斯死后,爱丽尔不仅为她赢得普利策奖,更将其推上女性主义女权主义的舞台。普拉斯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诉说了女性群体那微妙的痛楚,那动人的绝症。为了讲清楚症候,从波伏瓦,伍尔夫,到茱莉亚克里斯蒂娃,不知耗尽了多少代才女的心智,才光是为了描述它,还谈不上解决。我身边有好些个女权主义者,可我总觉得盲目的女权并不可取。一个矛盾的解决,必然是以另一个矛盾的诞生为代价。如果真的让男人分担一部分家居琐事,女人就不得不多放一些精力在工作,可是女人一工作起来总要出问题,投入的精力越多问题越大,同样的工作,女人似乎总比男人更容易感到压力。

D.H劳伦斯写过一个故事叫《母与女》,里面有这样一段话:她得辛勤工作,并且要全力以赴。当她通过敏锐的直觉,并且没有负多大责任时,工作使她振奋。可她—旦认真着手工作,照他们所说的那样,处在一个真正负责的位置上,辛勤工作,并且全力以赴时,工作便把她弄得筋疲力尽。她得全神贯注,神经高度紧张地对付它。她不具有男人那样的战斗力。一个男人可以鼓起他内心的男性本能来对付工作,而一个女人得靠勇气,而且只有靠她的勇气。因为古老的夏娃本来与这样的工作毫无联系。因而,责任心、注意力、精神负担使一个女人疲惫,尤其是在她并不为某人工作,是个部门主任的时候。

问题在于,当你见到一个拼命三郎似的职场女性,她用来拼命的斗志很少源自生计压力,而必然是有关职业理想,有关一个美好的未来,或一段不为人知的隐情,就这样,下班后,她还要不断给自己鼓劲,重复着精神催眠的功课:今天不错,明天会更好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一边和闺蜜们又炫耀又抱怨,拐弯抹角地寻找成就感。而对男人来说,工作的意味就要简单得多:为了养家糊口,必须工作,必须忍耐,必须继续。当一份工作理想成为工作,它就不再是理想,而只是工作,充其量只是理想的工作,主干关键词还是工作。工作,为了生存。而女人依然是为了理想,无论职业理想还是家庭理想,总之是一个理想。所以女的不倒霉谁倒霉?

普拉斯的死,本质说来压根和女性主义扯不上什么关系,事实上很多平凡的女性,都实现了集好母亲好妻子好职员于一身。普拉斯的死结在于“完美",作为一个幼年自杀n次未遂的诗人,她有着太强烈的极端完美主义倾向,完美主义者都擅长预感。当一件事,一个人,一段关系没有朝着她所预感的路线和平演变,她即视其为战争,遂采用各种匪夷所思的极端办法来缓解内心的挣扎,或束手无策目光呆滞。她要的不是“好”,她要的是“正确”,是“对”,她必是偏执的。稍微出点岔子,就不“对”了,“对”的反面是错,而她简直不具备犯错的能力,她不知犯错为何物。一个完美主义极端分子,别说当妈妈,她是连自己都搞不定的。她不能接受虚伪和乏味,可是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逃脱虚伪和乏味呢?只要你活着。光辉、欢愉、优秀……这些美好的词语,其实和它们的反义词,黑暗、哀伤、拙劣一样,都是短暂的瞬间,生活的99%是灰不溜丢的无聊乏味,想要鲜艳而饱和的高浓度纯粹,去天堂找找看吧?

可天堂是怎样一个世界,谁都不知道。所以有时候想到顾城把谢烨捅死了这件事,真觉得顾城既自私又无耻。诚然,他追求纯洁的童话世界,因为他走极端呀!可是谢烨呢?谢烨凭什么也要冒险呢?因为爱情么,可是在死前的家信中,顾城明明撂狠话说谢烨在和某位陈先生搞婚外恋呀,那还谈什么爱情的力量?既然爱情已经不再纯粹,就应该消亡了吧,真搞不懂顾城是什么逻辑,我很替谢烨郁闷。唉,总之啊,诗人都是疯子,这话一点不假,想和诗人谈恋爱,最好选个三流诗人,三流诗人都是装疯卖傻,不仅没有危险系数,还很好笑呢。

希尔维亚Sylvia(2003)

又名:西尔维娅·普拉斯 / 篇篇情意劫 / 瓶中美人

上映日期:2003-10-17(美国)片长:110分钟

主演:格温妮斯·帕特洛 丹尼尔·克雷格 杰瑞德·哈里斯 布莱思·丹 

导演:克莉斯汀·杰弗斯 编剧:约翰·布朗洛 John Brown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