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开始5分钟的时候,我打算离场,标放实在是太他妈冷了,并且学校临时放鸽子把《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改成《职场杀手》(这名字听起来多多少少让人想到《穿普拉达的魔鬼》这样的片子)。考虑到入场票10块钱,我打算再坐坐。然后发现,这片子真不是乍一看开头觉得的的那么烂。

我们的主人公处于中年危机。失业,自信心逐渐缺失,伴随而来的是家庭关系的不和睦——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工作的丧失意味着权威不再,尊严受到威胁。不论是载妻子工作的各个男人还是孩子的抱怨都在警告他:你再不找到工作,你就要一直lose下去了。
从高层到两年多的失业者,其中的心理落差自不必多言。影片小细节做得很用心,主人公每天衣冠楚楚、标准中产阶级的打扮,极度焦虑时在家也如此——而当他杀人渐为熟练不再为之颤抖,甚至开始微笑着欣赏其中的幽默时,服装也随之变化,更为休闲。
都是细节在说话。影片的政治指向非常明显:反全球化。当然这一点都不直露,甚至,某种意义上,它只是静静地在说。中日合资的录音器,公司代表人员赠送主人公录音器时说的话“中日合资,所以比日本的更好用!”,等等。失业者和高位失业者们一起抱怨的还有福利制度。为什么有才华、有精力的适龄就业者们要面对这种窘迫、不体面的状况?片中有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出现多次:女体广告牌。从珠宝首饰奢侈品到情趣内衣,每一次广告牌的出现都是在主人公开车杀人途中。这是一个荒诞的,诡异的比对:主人公为了生计屠杀那些和他一样等待被剥削的人们,所求的是温饱和尊严。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展露着华丽而冰冷的表情。女体在这里承担的并不只是展现城市面貌的意义,这是一个色情的符号,也是资本主义消费文化的符号——性作为商品的包装,与权力的关系不在此赘言——而我们的主人公,无疑,此时他在整个权力体系的最底端,他为生计和尊严而杀戮。
最初的惶恐与后悔过去,主人公开始进入状态。编剧非常聪明。电影刚开始的时候,观众会以为这是一个类似《薄荷糖》结构的片子,继续看下去,发现不是的——小旅馆内的那场戏非常精彩。当观众看到主人公裹着毯子靠着墙,手边是一支枪这个画面时,几乎所有人都会以为,他自杀了——然后发现他没挂-对阿,不然,除了以《薄荷糖》那种倒叙手法,片子怎么继续?这一段落的情绪推得很足。
主人公木有挂。故事继续。手法越来越熟练,心理状态越来越平稳。他不再忏悔了。并不是每个目标都死于主人公手下。杀人过程越来越好看,一开始杀人过程是没有配乐的,越杀到后来配乐的使用越多。其中一个目标人物自杀承担了本应由主人公承担的法律责任,影片快要结束时,主人公终于实现了他杀戮的目的,一个对他来说并不为过的工作。
编剧的冲突设置做得恰到好处,侦探来访和刺杀目标公司高层的两个段落中节奏尤其好,观众很容易完全被带入叙事。
结尾处,另一个职长杀手出现了,并且她是一个女性——正好对应了其中一次应聘过程中女CEO的提问。地点之前出现过,这一次,主人公从刺杀者变成了被刺杀者。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主人公从事造纸业,循环回收利用垃圾纸品是他工作的创新点。不过在职场杀戮这个循环里,他最后的结局是怎么样,对观众来说并无二致——观众看到了全球化,看到了异化,并且看到了一个聪明编剧编的聪明故事,足够了。

职场杀手Le couperet(2005)

又名:生死职场 / The Ax / The Axe

上映日期:2005-12-10片长:122分钟

主演:何塞·加西亚 嘉莲·维雅 基尔比·孟菲斯 

导演:科斯塔-加夫拉斯 编剧:Donald E. Westlake/科斯塔-加华斯 Costa-Gavras/让-克劳德·古卢姆伯格 Jean-Claude Grumb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