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缘巧合下看了这部电影。坦率的说,观影前,未抱期望,观影后,也并不失望。从我个人角度给这部电影打分的话,我给7分。
关注了棒棒——时代洪流中加速走向衰亡的职业
肩挑手扛,靠力气吃饭,这种职业叫挑夫,现代说法叫搬运工,在全国范围内都广泛存在,然而,重庆挑夫——棒棒在数量上和外观上都与其他地方有着明显差异。
重庆是山城,地理环境特殊,经常需要爬坡上坎,相较平原城市,背负重物行走极为不便,因此对棒棒的需求量较大;平原城市挑运货物惯用扁担,而棒棒则惯用一根竹棒(据说竹棒承重能力更强,上下提坎不易上下跳动从而撞到楼梯,因此深受棒棒青睐)。因为当棒棒必须要有充沛的体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重庆当棒棒的往往是重庆主城周边区县的农民——主城居民既无当棒棒的体力和耐力也放不下主城人士的身段。
数百年来,棒棒一直是重庆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见证了重庆的商业文明。
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个职业正在走向加速走向衰亡:现有的棒棒们正逐渐老去,退出历史舞台;新生代农民工们对棒棒——这个既苦又累还伤身体、职业前景黯淡的职业毫不感冒;考虑到科技的发展,今后人力会更多的比机器所代替,且这一形势不可逆转。
这与我在生活中实际接触到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在朝天门批发市场——棒棒需求量最大的区域,目之所及的棒棒几乎没有年轻的,我粗略估计过,棒棒们的平均年龄都已经接近50岁,甚至更高。
可以说,这部电影算的上是对棒棒这一古老职业的抢救性记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真实记录了社会底层——棒棒的生活
棒棒群体有着共同的特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不讲究,凑合穿,凑合吃,凑合住,吃苦又耐劳。
穿着随意。常在外套上套一件工装,上面印着商家的广告——多半是没花钱——商家赠送的。没有穿工装的棒棒则习惯穿迷彩服和廉价的西服。夏天的时候,为了凉快,还经常赤裸上身。脚上惯穿胶鞋或布鞋。
饮食上重量不重质。或者说对吃食的标准很低,一碗小面,一顿快餐,只要管饱,别无他求。进食时也不讲究,有座就坐,没有也行——端着碗,蹲在地上就大口大口的往嘴里塞,吃饱了嘴巴一抹起身就走。所以,朝天门等棒棒聚集的地方,快餐、小面等一般都特别难吃,但分量很足。年纪大点的棒棒,在外面捡一点食客们留下的残羹冷炙回家煮着吃,也并不少见——纪录片里就有这样的情节。
棒棒大多抽烟,稍微年轻一点的抽几元一包的廉价香烟,年级稍大点的,以抽叶子烟(旱烟)为主。这种烟味道很呛人,不吸烟者闻到会感到极大的不适。
群居为主。为了省钱,他们习惯群居,大通铺或者老房子里隔出来的小单间,都行。电影里老黄他们住的自力巷53号,就属于老阁楼里隔出来的小单间——上下都需要借助逼仄的楼梯。就这条件,老黄都已经很知足了,是的,毕竟还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哪怕只能放一张床呢,总比好多人住一间,晚上听鼾声此起彼伏好吧。
工作上从不挑三拣四,用现在的话说,有点佛系的味道——遇到什么挑什么,就像影片里老黄讲的,哪有那么合适的货物给你挑,重一点,轻一点,那都是常有的事,遇到太重的货物,只要咬咬牙能扛起来的,一般也能背着颤颤巍巍的走。相熟的棒棒常会在挑货时互相帮忙,一方弯下身子,另一方将货物甩到前者肩膀上——这样可以给挑货者省力。遇到货物多时,他们还会借助平板车——木板下装四个轮子,靠绳子来牵引。
在重庆,棒棒主要分两种类型,长工——家棒棒和临时工——野棒棒(为了方便叙述,笔者给起的名,实际上重庆并没有这种说法)。
家棒棒
家棒棒一般固定服务于一家或几家老板。他们主要活动在朝天门等批发市场,搬运的都是批发市场的货物,一般不会接散货。
家棒棒有几个特点:
体力好。批发市场的货物既多且重,一两百斤都是稀松平常,且经常需要爬坡上坎,体力不好完全无法胜任;
信誉好。批发市场的货物价值不低,如果信誉低偷拿了老板的货物,老板会损失惨重,因此有搬运业务时老板会优先考虑长期合作、信誉好的棒棒;
收入高——以朝天门的棒棒为例,批发旺季(每年的10月到来年的5月),一天收入两三百都是常事,即使是批发淡季(每年的5月至10月),一天也能挣一百左右。有些棒棒靠多年攒下的收入在重庆主城购置了房产——并非个例,就像影片中的老石一样(老石买了两套房,还租了些房子,当上了二房东)。
“野棒棒”
如果棒棒也分三六九等的话,他们就是二等棒棒(主要指收入上)。
他们一般没有固定的主顾,聚集在重庆城的各个角落,吹牛、聊天、打牌,守株待兔——等着主顾找上来。搬运的东西也是各色各样——箱子、柜子、洗衣机、冰箱,建材等等。
野棒棒的很多特点与家棒棒恰好相反:
年龄偏大,体力偏弱,已经背不起一两百斤的重担了,批发老板们也不敢喊他们背,因此他们当不了家棒棒。纪录片里何苦和老黄曾经闯荡过朝天门,然而显而易见,老黄的体力完全无法在批发市场立足,只能宣告败退。
信誉较家棒棒要差一点,毕竟他们相当于棒棒中的流动人口,还是有不少信誉较低,坑蒙拐骗、嗜赌如命(比如何南)的棒棒会混迹其中,当然,也不能一竹竿打翻一船人,信誉好,耿直,只是因为年岁大了才沦落到野棒棒行列的也不在少数。
收入波动性大且总体较低低。由于没有固定的主顾,他们的收入波动性很大,可能某一天能赚一两百元,也可能两三天不开张,因此收入很不稳定,就像影片中的老黄一样,辛苦一个月,只能挣千元出头。
工作内容很杂。只要给钱,野棒棒什么都干,并不只限于搬运。有时候还可能兼职当石工——拆墙、建筑出渣,或者上门给人清掏下水道——比如纪录片中老黄就曾上门给人家清掏堵塞的蹲便器。
电影主要记录的就是野棒棒的生活,收入更低年龄更大的他们在棒棒中更具有代表性。
棒棒作为社会底层人物,可从来哪个棒棒真正意义上成为荧幕上主角。
历史上关注过棒棒这一题材的影视作品也有——1996年的《山城棒棒军》,可《棒棒军》是喜剧片,棒棒这一角色都是由演员饰演,并没有真正深入棒棒的生活和内心世界,更没有真实呈现棒棒生活的艰辛——肩上的重担和生活的重担,宛如浮光掠影。除开笑料,人们并没有因此对棒棒的真实生活增进了解。
真实,就是本片最大的可贵之处,更有着无与伦比的穿透力。
导演何苦深入棒棒群体13个月,同吃同住同劳动,取得了老黄等棒棒的信任,让他们能够更加自然的面对镜头,更加自然的进行交谈,展现生活中最真实的一面,从而真实的记录了棒棒的生活点滴和喜怒哀乐。
——血压高达200/100的老黄为了省下看病钱,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在午夜的街头极力拒绝去医院就医;
——危房被拆,2300元现金及生活物品被埋,连上衣都来不及拿出来,打着光巴肚(打赤膊)的老黄在废墟旁失声痛哭;
——老黄和老甘(不确定是否是老甘)瞒着导演何苦半夜偷偷钻进拆迁工地,从残垣断壁中艰难的找回自己的财物,一转身,就看到了他们眼里的泪和手中的血(取物品时被划伤)。
平平凡凡却又富有感染力的瞬间,让观众的泪腺几近失控。
所以,可以想到,若干年后,人们提起棒棒,就会想起《最后的棒棒》这部电影和同名纪录片。
关注、了解进而理解、关心,这恰是人文关怀的本意。
但,我也要给本文导演何苦提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仅供参考。
一、没必要为电影贴上励志符号
这就是一部人文纪实纪录片,从几个棒棒的生活境遇反映棒棒这个群体的生活现状,我实在没能够找到励志的因素(如果非要说片尾那强加上去的10分钟尴尬剧情就是在励志的话,算我没说)。平实记录即可,没有必要励志,大家都是成年人,喝惯了鸡汤,现在对鸡汤的口味都看的很重了,太随意的鸡汤我们实在灌不下去。
二、拍摄手法不太专业
比如,片头老石夫妇向河南讨要房租那段剧情,老石和河南的面部特写在荧幕上轮番交替,更配上了一首莫名其妙的背景乐,我们都纳闷这阵势是要干啥,是要干仗吗?后来才发现原来是房东向老赖讨房租。作为纪录片,将情节平实展现即可,用这种手法进行拍摄显得太不专业。
二、电影剪辑不太连贯,缺乏必要情节介绍
简洁虽好,但要有度,一些必要的情节介绍和过渡还是要有,否则观众看得一头雾水,比如其中老甘(不记得是不是老甘了)使用假钞那部分剧情与之前老甘收到假钞的剧情中间缺乏联系,起码要用一两个镜头给观众提个醒,毕竟这不是悬疑片,观众是来感受人文气息的,并非来破案的。(手动滑稽脸)
三、旁白太多,观众的思考空间少
影片里有大量的旁白,过多的旁白会影响观影沉浸感,使观众无法产生代入感,也留不下思考空间。
四、煽情过多,手法还显简单
个人认为,纪录片无需煽情,客观展现事实即可,至于情绪的酝酿和释放,均可交由观众,要相信观众的感知能力。此外,煽情手法太简单了——悲伤的面部特写加长镜头,配上哀婉背景乐,这样真的好吗,看得多了尴尬癌都犯了。——纪录片里,煽情真是要skr止啊。
但,说了这么多缺点,我从内心上还是这部电影持认同态度,
13个月的底层生活经历,
少的可怜的制作成本,
非科班出身的导演,
底层人物的真实写照,
这些,对一部电影来说,足够令人肃然起敬了。

最后的棒棒(2018)

又名:最后的棒棒电影版 / The Last Stickman of Chongqing

上映日期:2018-08-17(中国大陆)片长:99分钟

主演:何苦 

导演:何苦 编剧:何苦 Ku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