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日记隶属于 2018 随影随行院线观影写作计划,计划详情请点击这里,所含文章列表请点击这里

禁止任何形式转载,若感兴趣,请私信。

去年三月份,本片在西南偏南电影节(South by Shouthwest,SXSW)上映并一举荣获观众选择大奖的时候,在奥斯丁的同学就极力推荐本片。那个时候,性侵还处于“少数”群体,是边缘化的,故事新闻里的。但现在,一年不到,随着韦恩斯坦倒台和MeToo等一系列活动的萌起,性侵这个话题终于被猛烈的撕开,引起社会讨论反思。

引起社会讨论反思,也是我对本片的最为直接的看法。

虽然囿于小成本投资等各种原因,本片,从电影的角度,显得有些生硬业余。尤其是镜头机位的选择,场面调度的不一,和演员表演上的层次不齐。但聚焦于普通女人被性侵后如何面对这一本身就极具张力的故事,让那些生硬变得不再重要。在场景上的选择,反而多了生活化的意味,不只是偶然还是别具匠心。

但必须要承认本片的生硬,或者,“电影感”不足,很多时候就像网剧。但在这一基础上,还能感受到故事的冲击和感染力,就足够说明了是故事本身的反思讨论,而不是形式上的刺激。比如机位的选择上,在主观和客观的选择上来回变换,让观众的体验感有时是出于第一人称浸入,有时又像是旁观审视,其中的转变非常突然。比如俯视的床戏,服务的只是一个全景的展现而忽略了采用这个机位所带来的审视感,让场景内外的情绪产生了撕裂(正面例子可看 帕特森 Paterson 2016)。在强奸戏上,先是低位的远景,但穿插的几个大特写又直接把观众和Bonnie女主联系在一起,其中的转变真的突然。但是,这些算是技巧的问题没有遮盖故事本身的冲击力。

故事本身,被性侵后的Bonnie如何面对自己,面对男友,面对朋友,面对家庭,面对生活。

本片选择了讲述,较为全面的去触及各个方面。不可避免的自然是在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够深入;但就像导演提的,本片的目的不是去深入而是去展现去讨论。于是,女主一会要面对工作上的打击,一会要和母亲周旋,一会要和男友争辩。但这不就是现实么?如此复杂的纠缠在一起,每个方面都占据了一部分。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也就会暂时忽略不够深入这个缺点了。

焦点之一是独立自主的女主面对男友的过分关怀而显得不知所措。对于性侵之后的生活,普通化是最为直接的,对于独立女性的解药;而男友的关怀则显得去彰显“弱者”的身份,而让性侵这个事件不时的被强化。作为一个没有经历的男性旁观观众,对于这个情况能明显的感受到其中的冲击和纠杂,情侣之间的关怀和过分关怀的界限就像是定时炸弹等着最后的爆发。

但可喜的是,在整个过程中,情侣二人一直都是在沟通交流的,不管过程如何,两人都在展现着自己的看法。沟通,交流,是在整个过程中不断被强化的点。

的确,不管是希望假装没事的女主,还是其他性格需要关怀的女性,交流都是最好的途径。交流需要时间,但交流也是和他人,更重要的,和自己的最为合适的和解方法。导演并没有去强调绝对的道德正确,蜻蜓点水般的触及了许多角度,但每个角度都让人深思。比如,

- 纽约城区的划分所体现的社会价值
- 穿着暴露是否是“邀请”罪犯
- 法律体系的缺陷
- 被性侵对象之间的“受害者小团体”
- .....

导演通过主角聊天的方式把很多问题都提了出来,但答案全都留给了观众。但不同于悲剧的方式,本片的结尾却显得如释重负,自己拯救了自己。但是当最后女主奔跑在夕阳之下,却体现出一种深深地无力感。我想,这就是被导演提到的happy ending也可以是bad feeling吧

----

未完成,会在与YVR性侵团体聊之后,补充在现实生活中被性侵人群看完本片的看法。毕竟,他们的看法和感受,与没有经历的人可能会有巨大的不一。在做我旁边的女生,从性侵戏开始就一直在默默流泪。电影一定做对了,展现了生活中最为严酷的一面。而这些,都比电影技巧重要的多。

月亮之光The Light of the Moon(2017)

上映日期:2017-03-12(西南偏南电影节)片长:90分钟

主演:斯蒂芬妮·比翠丝 迈克尔·斯塔尔·大卫 康拉德·里卡摩拉  

导演:杰西卡·M·汤普森 编剧:杰西卡·M·汤普森 Jessica M. Thomp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