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6-09-06

北京的星期天:摆拍的纪录片

《北京的星期天》(1956)的开头就像一个荒诞的喜剧,纯西方的制作团队全部写着他们的自己中国名字,这种友好让人恍然觉得他们都在中国住过很久一样。而第一个镜头就是中国元素的商品摆放在埃菲尔铁塔下晒着日光浴的女郎腿边,而这也是映射了整个电影的态度:其一是,在享受着物资较丰盛的西方社会制度的同时去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一窥这个拥有着悠久历史,曾经兴盛过的国家。其二,把中国元素当做为体现西方现代文明的足够包容量的异域装饰。

虽然此片归为纪录片,可是离真实相差甚远。可能是因为有着导游的原因,前半部分所拍的大部分镜头都有着过度表演的痕迹。全片没有出现像《日月无光》(1983)里当镜头近距离与被拍摄者交织时出现的那种心灵的无声交流,也没有自然害羞躲避的情景,人群要么是侧脸不看镜头要么是镇定的被摆拍。感觉他们了解大概Marker的拍摄来历与目的,和自觉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表演他们该被看到的自然的日常生活。在电影里出现的人物都不是属于他们自己该有的个体特征,所拍摄的只是一群“中国人”,这一整体。

当标准的广播腔旁白出现后,意图更加明显。大部分对拍摄画面的描述都是建立在与同类的西方事物的比较上,而近一理解的。例如把“中式比武”解释成“拳击”, “齐天大圣孙悟空”变成“普米修斯与卓别林的结合体”,没有直接镜头描绘的“红色包裹里晚上街边去世的孩子”和“父母们包装巧克力的锡纸”联系。无中生有的还有远处拍摄的不知道在谈论什么的男女被虚构为“谈论着五年计划的夫妻”,“对法国地图痴迷的孩子们”。旁白死死卡住观众对所观物的自由理解,并贴上了自己创造的标签。

但是Marker还是在思考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他当时所看到的中国,从成吉思汗的统治到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的王朝变更,出现的“中国城”,“鞑鞳城”和新城,西方建筑的出现频率到西方文化对东方的影响。他也批判着中国当时的现代化程度,即使还主要是以西方的标准去衡量。

这部片子究竟是表达的是制作团队的个人观点还是背后有政治指向暂时不得而知,可是以“是否中国是世界的缩影”的结尾让人不禁猜想Marker的用意,毕竟在当时的欧洲也刮起了共产主义的风波,且1968年巴黎发生了五月风暴。而作为新兴的明确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未来也应当是世界所关注的吧。

北京的星期天Dimanche à Pekin(1956)

又名:Sunday in Peking

上映日期:1956片长:22分钟

主演:Gilles Quéant 

导演:克里斯·马克 编剧:Chris Mark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