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一个段子,冰心对铁凝讲“你不要找,你要等。”

内心有渴望才会寻找,也因为寻找而建立标准。期待他人来填补内心所缺失的感受。

童年父母离异且各自重组家庭的Darby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值得被爱”的信念,最初在成年后的关系中她不断的妥协,改变自己迎合对方以留住“爱人”,甚至被分手-重复体验“不被爱”的痛苦,也没有责怪对方,而是以一种我很cool, 我不在意来回避这种痛苦。高中期不被对方尊重的感情,受伤的内心,痛苦却装作患癌落荒而逃。心理咨询师对她说“有时我们以为自己在追求某样东西,但其实是在追求另一样。” Darby虽然不愿承认,但也不得不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追寻的并非爱情/一个爱人,而是想要通过这样的感情和人,证明自己值得被爱。

而治愈从互相理解开始

Darby对母亲说的:“或许是我内心筑起重重高墙,因为我觉得要保护自己,不被你伤害。” “我觉得你不是在批评我,就是要把我搞到崩溃。”

母亲:“那是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甚至根本无法走进你的内心试着爱你。”

Darby:" 你是我妈啊,为什么还需要尝试?"

母亲:“没有那么容易,以后你就会懂了。”

谈及一段母亲眼中共同经历的美好旅行回忆,Darby则说:"老实说,我在等你对我发飙,或者把一切收回,因为我不相信有人能一直陪着我。" 母亲坦言:“因为我太害怕被拒绝,所以会先拒绝对方。我试着当个好妈妈,但我和自己的妈妈没有这种感情,也许是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对。”

很喜欢母女和解这集最后的一段话:“女儿感受母爱的方式将永远影响她各种爱人与被爱的方式。母亲的付出而非她没做到的事情,开启了Darby内心十分重要的一角。”当Darby与母亲和解,才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源于只看到母亲没有给与自己的那部分,而忽视了母亲作为一个拥有自身经历和独立人格的普通人努力尝试成为一个好妈妈的自身局限。

为什么我们认为母亲应该是个完美的能够给予我们所有感情回应的人?或者说为什么我们认为母亲是全能的?或许源于婴儿期分离与个体化阶段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停留在共生期。当停留在共生期,我们认为母亲是全能的神,一旦自己的需求未被满足,我们或许会产生一种认知即“母亲有能力满足我,却不愿意满足我。”当这种认知一次又一次深埋于潜意识,我们对母亲的感情变得复杂起来:又爱又恨。“为什么你不能理解我,为什么你不懂我,为什么这样对我”都暗藏着一个信念“你本应该可以完全理解我,懂我,你是全能的妈妈。” 虽然现在来看这个信念多么可笑,但或许很多时候我们的潜意识还在遵循这个信念。

而谈到共生期就不得不联想到全能自恋,即母亲是全能的带来的信念-我是全能的。虽然逻辑上觉得不切实际,但在关系中,Darby何尝不是在重复陷入:只要我努力,不断妥协,改变自己就可以留住对方的信念,直到她日渐成长终于鼓起勇气离开第一段婚姻。

或许觉得“不值得被爱”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

Darby在与母亲的关系中,因为感受到“伤害” 而竖起心墙保护自己,使母亲更难走进她的内心。仿佛围墙内外的人,彼此相望却永远走不近彼此。Darby带着“伤害-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在亲密关系中寻找值得被爱的证明。Darby无法回到过去,也没办法要求母亲成为一个全能的母亲去解开她“不值得被爱”的信念。理想中的母亲与理想中的爱都不存在,而成年人能做的是去了解因年幼无助而感受到的“伤害”从何而来,是否源于我们偏执的认定其为“故意伤害”。而如果并非我们所认定的因果,如果我们可以看到母亲的痛苦、挣扎与努力,是否可以意识到“不值得被爱”是一场自欺欺人的骗局,没人想要伤害你,也没人可以伤害你。

当不再有缺失感,便不会去寻找。

Darby很幸运可以和自己的母亲和解,至少她们都尝试理解彼此。更重要的是她通过和母亲的沟通,与自己和解了。母亲从来不觉得Darby不值得被爱, 可这无法影响Darby的自我认知和信念。忽然想到“要为爱情负责的是我们的想象力, 而非对方” 这句话,或许母婴关系同样如此,母亲努力成为一个好妈妈,但她无法为Darby的感受负责(母亲也不应为了子女的感受而活)。我们需要为自己的感受负责。随着成长,人们不得不承认外在的人事物无法弥补内心的缺失感。或许人终要学会与自己和解,为自己的感受负责,才会发觉自己不是“受害者”,不需要一直站在受害者的位置上等待他人的救赎。


爱情生活 第一季的影评

洛儿
洛儿 • 第7集
Y
Y • 爱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