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中时,我观看了英国导演特伦斯•戴维斯的纪录片《时间与城市》,我便开始思索一个问题。纪录片与城市,都可以说是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才开始突飞猛进地发展的,那么二者的关系如何?纪录片,她的视角,总离不开对人生活的记录和对人的生存现状的探讨。城市作为人聚集之地,自然是纪录片的好题材。因此,我参考了几部有名的以城市为主题的纪录片,探讨了主创对于镜头内容和叙述角度的选取。

一、城市与纪录片的关系
一切真实地纪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影视片都是纪录片,纪录片的英语为documentary,即文献、凭证之意,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国际纪录片大事尤里斯·伊文思不只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物纪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 而城市的出现,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城市的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缩影。对城市的记录,其实就是书写人类社会的历史。

现代城市与纪录片,它们都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城市与纪录片的关系,很像是一对“兄弟”。城市是“哥哥”,在电影“弟弟”诞生之时,“哥哥”正处在青春期,“弟弟”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哥哥”,之后,它成了“哥哥”的“跟屁虫”,总是注视着哥哥,亲眼历经“哥哥”不断地成长、最终“成人”……

一位获得“艾美奖”纪录片拍摄者曾说过:“我拍摄的纪录片主要是自然历史题材的,而且我拍摄的题材常常都是在人迹罕至的边缘地区。比如说南极、北极、西藏。” 其实这位拍摄者也恰巧说出了观众的一些看法,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纪录片选择的故事都是非常神秘、非常吸引人的或是讲述一些探险故事,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对“城市纪录片”的印象相当的模糊。

但其实城市是纪录片重要的素材之一,也是纪录片最忠诚的听众。纵观纪录片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来不曾停止将镜头对准城市,这个有人、有物,有真情,有故事的地方。纪录片主创叙事的角度,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客观记录城市影像
纪录片的灵魂是它的纪实性。主张记录现实的纪录片,能够忠实地展示城市的在那一刻的情况。人著作历史,即使是声称不偏不倚,可人何尝能拥有完完全全的理性,对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都难免会因自身的好恶而有所偏差。而没有好恶、没有情感的“电影眼睛”,克服了人类感性的缺陷,它的传达,少了很多人为因素,因此在记录历史时更具客观性。这类记录城市影像的纪录片,就像是城市的一面“镜子”,只将投射在镜中的影响反射出来,至于“照镜子”的人,看着镜子会有怎样的想法,产生怎样的情绪,那就是个人的缘故,与镜子无关。在这类纪录片中,“城市交响乐”是最具特点,最有魅力的。

提到“城市交响乐”,让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那部《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这部“城市交响乐”的经典作品,其中没有演员、没有情节,只有一个主角,那就是柏林这座城市,胶片不带有任何感情地呈现着柏林这座城市的影像。导演瓦尔特·鲁特曼,用电影摄像机从各个角度捕捉、记录20世纪20年代春末某一个工作日,德国首都柏林这座拥有200多万人口、蒸蒸日上、充满活力的大都市场景。奔驰的火车,飞快地掠过鳞次栉比的房屋,驶入了城市。此时,清晨的城市刚刚苏醒,上班人群摩肩接踵,行色匆匆。轰隆隆的机器声,飞快转动的车轮,这是繁荣的工业,也是城市人生计的来源。下班后,这里有大城市的灯红酒绿,有温馨的小酒馆,有奢华的大酒店,还有尽情享乐的人们⋯⋯通过摄影与蒙太奇手法,导演将它们转化成一幅幅抽象的富有动感的画面,以象征人们常说的“柏林生活节奏”,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始终流动着的工业化大都市的生活流。

“城市交响乐“之中,客观记录是其灵魂的叙述视角。受到新客观派电影的影响,电影的任务被视作客观、详尽、真实地再现现实,影片就是相片,就是镜子,其主要特征是“拒绝提出问题,拒绝表明观点态度”。而“横断面”电影(querschnitt film),也为纪录片对城市的表现做出了范例,它们要去以群体而不是以个人为描写中心,并且排除对于表现对象的好恶情感。拍摄时,常用活动的摄影机,连续记录下大量的实景影像,然后通过熟练的蒙太奇技巧,将其剪辑成流动的画面。这样的方式,可以说是忠实地记录下了一个城市活生生的景象,对于城市的评价,对电影的观感,主创人员是想交由观众自己来评断。虽然也有评论,认为这些所谓的对于城市的客观记录,称不上真正的现实主义,不过是自然主义缺乏逻辑的表现,但毫无疑问,正是有这些影像的存在,一个城市彼时彼刻最本真的样貌被记录下来,这种刨除了个人情感与意识形态的态度弥足珍贵。

三、 镜头内容的选取表达立场
尽管纪录片以客观、真实为追求,但只要有了人,绝对纯粹的理性是不存在的。一部纪录片,导演选景时、拍摄时、剪辑时,都会体现出自己的想法。

在前文提到的纪录片《柏林,一个大城市的交响乐》中,导演鲁特曼追求的是“赤裸裸的现实”,但在选择影片素材时,未必没有搀杂进自己的思考。在他记录城市日常生活之外,还有意识地展现了柏林这座大城市的若干阴暗面:街头斗殴事件、乞讨的老妇人、拉客的妓女,赋予影片一定的社会批判精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一些对比性的镜头:街头饥饿的儿童与临街餐馆里丰盛的酒宴、投河自尽的女子和桥上的目光冷漠而好奇的围观人群⋯⋯对于大城市繁华背后人情的冷漠,尽管导演自己没有出声,但画面“说出”的话,更具有震撼力。

而在另一部“城市交响乐”纪录片《尼斯的景象》中,导演甚至采用了搬演的手法,一个男子正望着一名女士,这位女士前一秒还是穿着锦衣华服的贵妇人,下一秒同样的人就变成赤裸裸的了。这种对于城市的描述,表达了导演心中对充斥着金钱与欲望的浮华世界的反感和厌恶,它不一定完全客观,但将他人心中的事实转化成画面的事实,这种叙述角度依然是单纯的,也却是极有力的。正如我国电影学者李恒基说的那样:“《尼斯的景象》是部纪录片,它记录了尼斯这个旅游地的形形色色。它像是一个心地纯正的孩子,从外部观察这个奇怪的世界。它把尼斯当作玻璃罩下的一个标本,这个标本在纯正的孩子的观察下,被离析出腐败的组织和肌理;悠闲的旅游者于是泄露出空虚的灵魂,豪华的外表掩盖不住社会内部已经开始的溃烂。影片的结论是这里的一切注定要灭亡。”

纪录片是用来呈现给观众的,导演主创也是想通过其唤起观众的思考。因此,在拍摄纪录片时,许多人还有着深刻的使命感,希望能用他的镜头、他的故事真实反映一些事情的时候,同时也要向面对的观众提供正确的信息;希望通过讲述这些故事、放映这些影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观众对很多事物的看法。而至于观众,因为世界是一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每个人由于性格、社会背景、教育背景不同,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观众的观感也各个不同。但导演的责任已经尽到。

四、个人角度的叙述
除了追求客观记录城市景象的纪录片之外,也有很多的纪录片导演,通过镜头,在画面播出的同时,讲解自己的故事,想要向观众揭示一些他们原本不了解的一段经历、一些故事。在这种导演个人化的叙述下,将自己对于城市的感情蕴涵于影片之中,引起观众的共鸣。

2008年的英国纪录片《时间与城市》中,导演戴维斯利用20世纪50年代利物浦、默西塞德郡地区的旧影像资料,结合者新拍摄的片段,创造出一个有着不同节奏与质感的黑白与彩色相结合的影像, 用珍贵影像回溯这个城市的历史,呈现出这城市曾经的模样,表达出自己对于故乡的热爱与怀念。在这种个人化的叙述之中,城市不再是我们习惯认为的公共空间了,它有了非常明显的个人色彩,也许这对于城市历史一般的记录并不合适,但城市却能从其中展现出最大的魅力来。

再比如中央电视台2003年播出的电视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以作家为主述人、以城市为叙述对象的纪 录片, 作家用自己的回忆折射城市的历史,用自己的经历编织城市的变迁,用自己独特的观察阅读城市的风景,用自己缜密的思考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作家孙甘露眼中的上海,就不再是高楼密布、灯红酒绿的时尚大都市,而是一个充满了破败、孤寂气息的老城邦。随着主讲人的叙述,镜头回避了喧嚣的都市场景和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而是一番潮湿、阴沉的景象。这种视觉上、心理上的强烈反差,使人们看到了上海的另一面,感受到作家对城市的 另一种感情。

这类城市纪录片,比起之前提到的纪录片的客观、全面,范围或许显得狭窄,观点也许让人觉得片面。一个像铺陈开放的“城市通史”,一个则像细腻深入的“口述历史”。城市,有了人才有了活力,有了发展。个人对于城市的观察,往往是敏锐的;而城市的变迁带给人的触动,也往往是刻骨铭心的。这种个体化的叙述,依托于真挚的感情,深刻的思考蕴涵于平实的叙述之中,它不直白、显露,“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打动观众,带着他们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时间与城市Of Time and the City(2008)

又名:城市流光 / 彼时,彼城

上映日期:2008-10-31(英国)片长:74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特伦斯·戴维斯 编剧:Terence Da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