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顾城
RENT讲述的是”社会边缘群体”的故事。变装皇后,无政府主义者,脱衣舞娘,落魄音乐人,还有为“自己的记录”而挣扎的纪录片导演……他们桀骜恣情,离经叛道,他们属于宿醉和高歌,大声嘲弄着”波希米亚已死”,他们爆发着璀璨得惊人的生命力,像是砸碎在大楼门口的香槟酒,在一簇突如其来的火焰中炸裂出新生。

“如何计量一年?分秒,喜悲,日出日落,午夜与咖啡,咫尺或远途,还是……爱?”
《seasons of love》,爱是他们的选择。贴满了非主流标签的他们被抛掷在举世所弃的角落,或者说,他们将所谓主流社会驱逐出境,在自己的国度为每分每秒赋予爱和自由之名。
曾有人说人性就是兽性和神性的结合,所谓人性的光辉或许就是爱。原始的欲望和高贵的悲悯相碰撞,是怒放的天性也是虔诚的修行,留下属于这尘水相合的凡躯所特有的辉彩。爱的触动太过真切,让某些“主流”声音强加给属性的贬义显得充满讽刺。在这种力量面前,歧视崩塌成破碎的哈哈镜,每个碎片都在嘲讽那些草率定论的扭曲。就像剧中形容Angel的一句台词,“他是你无法成为的男人,她是你无法得到的女人。”看Angel,不知不觉地就穿过了任何标签。真善美的优先级永远高于任何标签。
请穿过男或女、小众或大众、认可或歧视、赞美或唾骂,请穿过标签,穿过世俗,穿过加尔各答也穿过波希米亚,穿过熙熙攘攘也穿过遗世独立,穿过一切定义中的界碑,穿过坟墓——去审视,以绝对的平等和自由起誓。

“敬一切性恋,敬人类,敬禁忌,敬美好,敬我们成为我们而非他们。”

其中最动人的片段,应该就是《La Vie Boheme》,波希米亚生活。百度百科给出的波希米亚的意义很简单——一种艺术家气质,一种时尚潮流,一种反传统的生活模式,自然不羁,轻度的颓废和流浪色彩,个性的显露。
在西装革履、道貌岸然的三位“先生”面前,“波希米亚早已经死了”的嘲讽点燃了这场叛逆的狂欢。流光溢彩的荒唐,将虚伪做作的一切自我束缚打得粉碎,只留下酣畅淋漓的自由。这种震撼不同于叛逆本身的刺激,更源于宣誓般的呐喊,源于对自由和平等的尊重。这份尊重使世界变得明亮而鲜活,生命力和创造力在颠覆中腾空,绽放,夺目如烟花。就像殿堂上高悬的水晶灯,在坠地破碎的刹那让人想起的不是满地狼藉,而是叮当脆响,是无数闪烁的水晶在各个角落反射着光。那绝不是颓废堕落的美,而是蓬勃得耀眼的希望,就在此时此刻。
这耀眼的希望和颓废搭不上边儿,即使在一个成熟完善的理智社会中,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着酒与疯狂。
波希米亚在“反传统”。无数早就被时光定义过时代里也总有人在“反传统”。《La Vie Boheme》对束缚充满讥诮的、张扬盛放的态度,让人想起了魏晋。我与我周旋久,穷途恸哭而返,礼不为我设,当醉当哭当放肆,当向万众呐喊吾辈情之所钟——
天地混沌,时局叵测,入世既难,此身愈沉,高蹈的灵魂愈格格不入,他们在“不谐”中挣扎,或沉沦,或呐喊,一声长啸,玉碎昆山。他们求的,也许是自我。
世间给的自由太稀薄,就向自我求一个自由。
这样的呐喊太过痛楚,像是与杰出的“月亮上的灵魂”相伴生的诅咒。既然如此,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以冷静为习惯的泱泱世人,为什么还会被他们的呐喊唤醒,被他们的痛苦灼伤?魏晋一声强音成了悠悠千年间的念念不忘,《Rent》这部本以为只属于“外百老汇”的作品成了百老汇最经典的剧目之一,斩获奖项若干,包括业内最富盛名的普利兹戏剧奖。
为什么?这或许成为一个问题,或许并不,或许有人好奇真正的原因,或许那个原因太过简单,只是以理智为盔甲的人们太不习惯于承认,不过都不重要了。
那么,不如举杯——酒或茶或白开水都没关系了。
“敬狂喜,敬自由,敬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敬有绝对自由的选择。”
敬爱,敬自由,敬所有仰望月亮的生命。

吉屋出租Rent(2005)

上映日期:2005-11-23片长:135分钟

主演:安东尼·拉普 亚当·帕斯考 罗莎里奥·道森 杰西·马丁 威尔 

导演:克里斯·哥伦布 编剧:克里斯·哥伦布 Chris Columbus/Jonathan Larson/Steve Chbosky

吉屋出租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