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6-16

回归:回归

影片《回归》主要围绕着父与子的一段旅程进行阐述展开。面对分离了十二年之久的亲生父亲的回归,两个儿子(伊万和安德烈)的表现截然不同,从浅层次的常理来看,部分原因是安德烈(哥哥)和伊万(弟弟)的年龄不同,面对父亲的回归,哥哥作为大男孩更加理智,而伊万作为一个小男孩,在片中表现出了他所处年龄段的孩子的固执。但导演在《回归》中塑造了两个“儿子”的完全不同的形象,并对其进行了比较,才能更好地阐释“回归”这一主题。
在影片中,父亲第一次和儿子们说话是在饭桌上,父亲主动和伊万说“你好”,伊万只是浅浅地被动地回了一句,而安德烈又敬又畏地主动叫了“爸爸”,表明安德烈对父亲的归来从一开始就是接受的态度,是试探性的主动接受;而伊万却抱有一种不欢迎、不接受的态度,甚至从小伊万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对父亲的厌恶和敌意。
同样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两个男孩,对于“父亲”这个身份又敬又畏,对于父亲作为成熟男人的身份,既羡慕又渴望,这一点在安德烈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在整部影片中,安德烈与父亲对话时总会加上“爸爸”,而伊万始终拒绝叫爸爸。父亲在旅途中教会了两个男孩如何去做一个真正的男人,从一开始在饭桌上同意他们喝葡萄酒,到让他们像个男人一样去教训抢了钱包的坏小孩,再到后来父子三人合推陷在泥里的车以及父子三人造船到小岛上野营,这一切的一切,在安德烈和伊万过去的十二年里都是从未经历的。在这个过程中,安德烈对父亲的每一次言传身教都心服口服,甚至甘愿被父亲打,这一切都源于安德烈对父亲的崇拜、敬畏的心理。
而伊万截然相反,他自始至终对父亲都是被动、躲避、厌恶的态度。父亲打过安德烈,严厉呵斥他是笨蛋懦夫,对伊万却从来没有这样粗鲁严苛,甚至在最后为了伊万爬上高塔不料跌下失去生命。在观众眼中,父亲对伊万没有任何亏欠,有的只是一个父亲该有的爱和关怀,尽管这爱姗姗来迟。但是,从深层分析,我们甚至可以理解小伊万的心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给他爱和关怀最多的就是母亲,这在片子一开头我们就可以看出,在他最脆弱的时候是母亲爬上高塔为他披上衣服救他下来,因此在后来当他再次爬上高塔时,他拒绝父亲的到来,以至于父亲会从塔上跌落失去性命。换言之,高塔其实一个意象,是伊万自己心中对母亲深深的眷恋铸成的“爱之塔”,因此这座塔只有他和母亲两人能攀登,他人是无法企及的。他幼稚地以为全天下母亲只属于他一个人,他对母亲拥有独占权,谁都无法与他分享母亲的爱。对于曾经无情抛弃他们母子、十二年未曾相见的类似陌生人的父亲的到来,只要想到他是要和自己争夺母亲的爱,伊万就会产生敌意和厌恶的情绪。换言之,伊万对母亲的爱有多深,对父亲的恨就有多深。这在心理学上被解释为俄狄浦斯情结。于是可怜的小伊万最后难逃命运的悲剧,成为了和俄狄浦斯一样的弑父者。
关于“回归”,最表象的含义是飞行员父亲时隔十二年后回归家庭,回到了母子身边;更深层的含义我想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一种作为男人的勇敢品质、责任感、坚韧品质的回归。父亲在整部影片中都在努力用言传身教教会两个儿子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也许这就是他回归家庭的任务和职责,弥补自己在儿子成长过程中应该起到的父亲的作用。同时,在父亲死后,这些品质在安德烈和伊万的身上一一再现,尤其是安德烈所表现出的冷静、理智、勇敢、果断,与之前他的唯唯诺诺、胆小慌张截然不同,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此时父亲的品质在儿子的身上得到了继承和再现,父亲终于还清了他欠母子们的债,肉体回归到了家庭,精神也回归并延续传承给了他的下一代。

回归Возвращение(2003)

又名:爸不得爱你(港) / 归乡(台) / 真相 / 回家 / The Return / Vozvrashchenie

上映日期:2003-06-25片长:105分钟

主演:弗拉迪米尔·加林 伊万·杜布朗拉沃夫 康斯坦丁·拉夫罗年科  

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 编剧:弗拉基米尔·莫伊谢延科 Vladimir Moiseyenko/亚历山大·诺沃托斯基-瓦尔索夫 Aleksandr Novototskiy-Vlasov

回归的影评

叆叇
叆叇 •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