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这部电影上映期间,我在影院看了两遍,一遍比一遍感受复杂,是近两年我最喜欢的电影。导演诺兰的电影画面和音效一如既往的精湛,基利安·墨菲很惊艳,将奥本海默内心的挣扎、矛盾和痛苦演绎得淋漓尽致,我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科学家形象。电影以深邃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物理学家奥本海默波澜壮阔又充满挣扎的一生。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对过往历史的深情回溯,更是对当下与未来掷地有声的警示。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一日千里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在追求创新与突破的道路上,紧握人性的缰绳,坚守道德的底线?权力、利益与良知的三岔路口,究竟该何去何从,值得深思。以上都是宏观大视角,切换到个体视角,虽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和奥本海默也会有共同之处:人性是相通的,我们都会有内心的挣扎、自我认同的困境,都能有选择的重新出发。

自我内心的挣扎亦是善恶博弈

奥本海默一方面致力于科学研究,为推动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作出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他所参与研发的原子弹却给世界带来了难以估量的灾难。这种内心的激烈冲突,对于当下,也有警示意义。

例如:在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任。然而,面对升学率和考试成绩的压力,一些教育者可能会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过度强调应试教育,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提高成绩。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教育的初心,也可能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所以,教育者应坚守教育的底线,致力长远的发展,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的成绩和成功。

再如:企业和政府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保护环境的挑战。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和提高利润,可能会忽视环境保护,导致污染环境和生态破坏。这种行为短期内可能带来经济利益,但长远来看,却可能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人类和地球的长远福祉必须考虑环境的可持续性,坚守环境保护的道德底线。

坚守道德底线并非易事。现实生活中充满了诱惑和压力,当我们在利益与道德之间摇摆时,不妨想想奥本海默的挣扎,问问自己:这样的选择,是否会让我们在未来的某一天陷入深深的自责和懊悔之中?

自我认同的崩塌与重建之旅

奥本海默站在科学成就的巅峰,却因原子弹带来的毁灭性破坏而陷入了自我认同的巨大危机。他曾经坚信自己的科学工作将造福人类,却未曾料到会带来如此惨痛的后果。自我认同的危机困境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普遍性。

在这个瞬息万变、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类似的心灵困境。或许是因为职业发展的瓶颈,让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或许是因为一段失败的感情,让我们对自己和人际交往产生怀疑;又或许是因为社会的快速变化,让我们感到自己无法适应,从而对自己的定位感到迷茫。每个人都会经历自我怀疑,但是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还是自我救赎重新出发?必须我们自己做出选择,并付出行动。正如奥本海默最终通过深刻的反思和调整,重新找到了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一样,我们也必须勇敢地直面自我认同的挑战。这意味着我们要停下匆忙的脚步,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确认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是什么。我们可以从过去的经历中汲取教训,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然后调整自己的行为和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经历痛苦和挫折,但只有经历了这些,我们才能在茫茫人生旅途中探寻到那独一无二的生命意义。奥本海默的故事对于现实有太多启示,个人层面第一条就是:自我认同的崩塌并非终点,而是一个重新出发的起点。如果回不去了,不要害怕,我们可以选择重新出发。

“科学是没有边界的,但人类的道德应该有。”电影中的这句话照见了奥本海默内心的挣扎和矛盾。他深知科学探索的无限可能,但也意识到道德准则是我们在这无尽探索中必须坚守的底线。科技既可以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引擎,也可能成为毁灭世界的武器。

“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奥本海默Oppenheimer(2023)

上映日期:2023-08-30(中国大陆) / 2023-07-20(中国香港) / 2023-07-11(巴黎首映) / 2023-07-21(美国)片长:180分钟

主演:基里安·墨菲 艾米莉·布朗特 马特·达蒙 小罗伯特·唐尼  

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奥本海默的影评

arron
arron • 奖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