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2-18

最坏的朋友们:少年春基之死

十三层,火已经被熄灭了——是在一小时之前着火的。人们都聚在一起议论纷纷,据说春基的妈妈当时在阳台上,虽然救援队很快就赶到了,但在到达十三层前,她就绝望地跳楼。据说昨天一晚上都听得到春基家的争吵声,邻居说过去的一星期都是这个样子,都习以为常了。春基的父亲因为生意失败就再也没有回家……这都是让人悔恨的事,我对春基还有很多的不知,推测火灾是从春基的房间开始的,现在已无法得知那时的他在想什么。那是春基最后的模样,就那样夏天过去了。
——节选自电影《最坏的朋友们》

春基死了。
他选择在这样一个夏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用自焚这种最痛苦的方式,死得轰轰烈烈。
春基为什么要自杀,没有人明白。
在旁人的眼里,他只是一个柔弱清秀又有些傻气和任性的男孩子——他有可以赚钱供他去美国留学的父亲,有把满心期望寄托在儿子身上期盼他早日成才的母亲,有好几个漂亮的女孩子被他的气质吸引愿意和他发生一夜情——他是个讨人喜欢的小东西。
如果这一切都是让人羡慕的,那他为什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本来是仁善特地为春基举办的生日派对,为了让他高兴,还特地邀请了他们的朋友们。可事实上,朋友们玩得都很尽兴,除了春基。在酒吧外路边的台阶上,仁善和春基有一段对话——
总不能一直这样下去,你妈整天在找你。一直逃避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你妈看起来也不太好。
仁善这样说。
但是我不想回家,也不想去军队,更不想回美国,我什么都讨厌。我为什么到哪里都像走错了似的,同学们都太陌生了,大家完全都变了个样。
春基这样说。
——节选自电影《最坏的朋友们》

看似什么都讨厌的少年春基,其实是想要被喜欢的,也是渴望被需要的。
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着可以让自己有归属感的地方。
春基对归属感的定义大概就是一个可以让他觉得全身心融入的地方,是稳定的可以依靠的安静的地方。春基说家里太让人烦心了,妈妈每天吵吵闹闹的。离家出走的他住到了朋友卢跋的公寓,可他还是没有找到他要的那种安静。那些想要靠近他的人只不过想在他的身上获得片刻的欢愉,却没有人真心地需要他陪伴他。
但是无论如何在朋友们看来,春基也不是个会那么轻率的人。和大部分在韩国的少年不一样,春基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性格也很温和,他去了美国之后依附了天主,也坚持去教会礼拜,吃饭都会诚心祈祷,他是一个有如此坚定信仰的人,怎么会去做与教义完全背道而驰的事情——《圣经》中说过自杀是一种罪孽(Suicide is a sin)。
这样一个纤弱的敏感的孩子气的又拥有信仰的少年春基,他为什么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绷断春基最后一根弦的,或许是少女仁善带着欲望的一个吻,也或许是生意失败的父亲再也没有回家的噩耗,又或许是纠缠不休大叫大嚷的妈妈一次又一次的催促和逼迫。这个时候的他,不想再去考虑生命的意义,家人不理解他,朋友不需要他,连他追随的上帝也帮不到他,于是,他选择一个可以什么都不用想,什么都不用担心,什么都不用讨厌的结果。
少年春基的选择不仅仅是一部只有三十九分钟的电影那样简单,它代表了整个教育体系中,对青少年乃至少儿不稳定心理状态的漠视和精神关怀的缺失。
从小学开始,到初中,高中直到考上大学,毕业工作——这长达十六年的求学过程中,每当我们对学习产生倦怠感的时候,每当我们没有获得理想的成绩的时候,每当我们身边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更出色的时候,我们得到的不是关心和鼓励,更多的是对我们的能力以及努力的质疑。
为什么会考得那么差?你真的有在认真念书吗?你的心思到底放在哪里了?整天想这些没用的东西,为什么不把精力放到学习上去?上课有没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呢?你是不是真的笨啊?你这个样下去,这样的成绩,将来只能进个垃圾中学,然后考个垃圾大学,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还不如就不要去上课,明天就提个竹筐去楼下捡垃圾好了,省得浪费家里的钱!看看人家某某的孩子,虽然条件没有我们家好,但人家的孩子多争气,成绩多好,要是你像他那样,我们就是天天吃糠喝粥都高兴,你怎么那么不让人省心呢?
这一个又一个问题,一环套一环把当时心智尚还不成熟的我们逼到了死角。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孩子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把握自己了。他们好强,他们努力,他们可以每天写作业到深夜,他们成绩出色,工作能力也强,他们在学生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他们很受老师的喜爱。但他们终究只是别人的孩子,是一小部分别人的孩子。更多的孩子,是像我们这样,从小没什么特色,平凡安静规矩长大的孩子。我们知道在充满竞争的学校里,老师和同学的目光永远会被这一小部分的孩子吸引;我们也知道,天资普通的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力气才能得到同样的目光和关注,所以我们会更加期待从父母长辈身上得到的表扬和赞许,因为天真的我们在希望被打破之前,一直都坚信,父母的爱和支持是无价的也是无止尽的。而当这唯一的希望也不符存在的时候,也是我们作为青少年心中那根弦崩坏的时候——
那根被绷断的弦叫做“安全感”。
在亚洲的教育体制中,几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安全感”这个词。安全感,从心理学角度给与的定义是“对可能出现的对身体或心理的危险或风险的预感,以及个体在应对处事时的有力或无力感,主要表现为确定感和可控感”。网路上也有更为通俗的解释,所谓安全感就是人在社会生活中,有一种稳定的不害怕的感觉(baike.com)。缺乏安全感的人不敢也几乎不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通常愿意与一些比自己年龄小或者各方面情况都比自己差异点的人为伍,他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质疑别人是否真心等等(心理健康网)。
少年春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缺乏安全感的例子。他从来不和人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把对未来的恐慌以及忧虑藏在心底;和同龄的男孩子没有共同的话题,似乎还是和女孩子玩在一起比较好;在仁善想要吻他的时候,他的反应是厌恶地一下子跳开,然后像被侮辱了一样地逃走,却没有想过要问她:“为什么要这么做,你是不是喜欢我?”因为从小到大,在抱无数次希望又被狠狠打击了之后,他本能地告诉自己——没有人真心喜欢,没有人真心接受这个样子的我,我又无力改变自己,那么这个样子的人生,就是我自己活该。与安全感的本意相反,春基身上所表现的是一种稳定的害怕的情绪。
失去安全感的春基一开始并没有陷入绝望中,他的选择恰恰是一个相对积极的行为过程。他参加教会,期待从信仰中获得归属感;他也离家出走过,暂住在朋友家期待从友情中获得归属感。如果他所期待的归属感能够发挥作用的时候,那么就可以填补安全感缺失带来的负面影响。哪怕之后家里发生了足以翻天覆地的坏事,他还可以从朋友的身上汲取安慰。毕竟,这个世界还有许多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一路靠朋友家人的支持好好生活下去的例子。可是春基的朋友都太年轻了,他们连自己的生活都是乱七八糟的,又怎么有能力有可能去拉他一把呢。最后,春基得出的结论是: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我的家不是我想要待的地方,去部队也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回美国也不是个好的选择,朋友的家也去不了了,我无处可去无处可藏。我不想要做你们让我做的事情,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我的未来,我的希望在哪里,我自己也不知道,那——我还能做什么,还能去哪里?于是,少年春基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春基总把妈妈疯了的话挂在嘴边,就像我辅导的让人揪心的学生。第一次去贤京家的时候,才知道我要辅导的是课外的科目。那时我确定他的妈妈是疯了。后来才知道,疯得那个人其实是贤京。十岁的贤京失去了他的思考能力,这就是支持大学生马仁善消费习惯的首尔的私教体制。那晚我幻想了贤京得未来,什么都不出色的贤京比起男性朋友更愿意混在一群女性朋友中间。有一天,可能和朋友一起逃走了。但是陷阱低估了妈妈的爱,他妈妈觉得不能再住在这儿了。贤京被送到了美国,由于从小被妈妈逼迫学英语而产生的恐惧,他开始频繁地出入教会。然后我又做梦了,醒来才发现是关于春基的梦。
——节选自电影《最坏的朋友们》

《最坏的朋友们》这部电影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九分钟,但它以仁善眼中的少年春基为主线,小学生贤京为辅线描写了两个被教育体制逼疯的孩子。知识仿佛成了可怕的敌人,而它明明是那么宝贵而又可爱的家伙。但是,我们不能够责怪我们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不是魔鬼。身在国外,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哪怕是在注重素质教育的西方,依然有着大批讨厌念书讨厌学校的孩子。其实孩子们讨厌的并不是学校,也不是学习知识,他们讨厌的是被不断比较,不断挑剔,以及不断指责的挫败感。这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在我们国家的家长还在对孩子说“你们不好好学习的话,将来就找不到工作的时候”,国外的家长在对孩子说“你们如果不好好学习的话,将来就有大批的中国人来和你抢工作”,相比之下,我们的家长考虑的是内忧,而国外的家长担心的不仅仅是内忧还有“外患”。
这本就是一个适者生存的年代,但所谓的“适者”并不是指那些学习好成绩好的人。我认为真正的“适者”是那些拥有强大的内心,可以良好地适应各种压力的人,而良好的抗压能力,恰恰来源于我们多年来都不曾重视的“安全感”。
国外儿童早期教育专家在关于“如何建立安全感”的研究中指出,那些可以依靠,具备稳定性,令人尊敬和负责任的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其中可以依靠的(Dependable)父母,他们只得信赖并且随时都可以帮助孩子回答并解决他们的问题;作为可以依靠的一方,父母帮助他们的孩子获取可以充满自信探索这个世界的信念。具备稳定性的(Consistent)父母会设定规则,严格执行,并且努力达到预期结果;他们不会表现出过度的愤怒或是挫折感,他们信守承诺——孩子从他们的身上学到这个世界是可以预知的地方,并且了解到生活会因为遵循规定而变得更令人喜悦。令人尊敬的(Respectful)父母会了解孩子的感受,为他们的选择控制以及独立能力做出规划。他们不会羞辱,嘲笑或是一味地纠正孩子的行为。这样的父母可以让孩子确定它们的感受和想法是重要的且有价值的。这种尊敬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积极的人格,会让他们受益终身。负责任的(Responsible)父母为孩子提供的是需要的,无止境的,无须任何条件的爱。他们会主动听取孩子的问题并给出答案,他们将兴趣以及分享自己的故事当成是对孩子好奇心的奖励。这一系列的信念会成为一个孩子学习能力,社交技术,接受程度以及性格发展的重要基础。而这样的孩子更能够发挥出从父母身上继承到的长处和天赋。(HealthLinkBC.ca)
回到电影的最后,如果春基的妈妈能够抱着春基对他好好地说一句“孩子,如今妈妈只有你了,无论你做什么,只要你开开心心就好了”;如果仁善在面对脆弱的春基的时候,能够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一句“春基啊,你还有我呢。我一直都喜欢你呢,我等了你四年了。今后,无论你是再回美国念书,还是去当兵,我都会在这里好好地守着你的”;如果在春基了解到卢跛曾经自杀过的那个晚上,卢跛能够对躺在她身边的春基说一句“金俊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做自杀这样的傻事,因为会得不偿失。人只要活着,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那么,有可能就不是我们看到的这个结局了。

春基,他的名字其实叫做金俊基。但是,又有谁在乎呢?
就那样——夏天过去了。

最坏的朋友们최악의 친구들(2009)

又名:Worst Friends

上映日期:2009(韩国)片长:39分钟

主演:金秀贤 金春基 南宫善 

导演:南宫善 编剧:南宫善 Sun Namko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