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半百的里根·汤姆森(迈克尔·基顿 Michael Keaton 饰)曾经是一名风光一时的好莱坞电影明星,他所塑造的超级英雄飞鸟侠家喻户晓。而今荣耀早成明日黄花,不甘寂寞的里根转战百老汇,试图通过改编雷蒙德?卡佛的《当我们谈论爱情的时候,我们谈论什么》重新赢得关注 与尊重。无奈现实总和理想有太大的差距,剧组经费吃紧,糟糕的男主角被灯砸头,刚从戒毒所出来的女儿萨米(艾玛·斯通 Emma Stone 饰),毒舌戏剧评论员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此外请来救场的好莱坞当红小生麦克·珊农(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饰)乖戾张扬,屡屡染指篡改里根殚精竭虑打造的戏剧。
在混乱的鼓点中,命运多舛的戏剧迎来了公演的重要时刻……
影评:
这是一部情感电流强烈、角色情绪极为饱满的电影。恣意流畅的镜头语言、耳目一新的戏剧元素、一黑到底的喜剧效果,均让《鸟人》充满了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
《鸟人》是一部颇具开创性的电影,每个镜头和每句台词都在为故事服务。迈克尔-基顿将男主角的孤寂和绝望,阐释得精确而富有内涵,这和其作为一个现实中的过气超级英雄明星(曾主演过1989年版《蝙蝠侠》)有着微妙联系。不过,这种潜在的自嘲为他的表演大大加分,显然,基顿达到了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的苛刻要求。
《鸟人》彰显出令人兴奋的创意,从头至尾都流淌着黑色喜剧所特有的调性,尖刻、犀利又不乏新鲜感。14年前,伊纳里图推出了震惊国际影坛的《爱情像狗娘》,《鸟人》再次显现出了他挑战自我、剑走偏锋的勇气。更重要的,是他和摄影老搭档艾曼纽-卢贝兹基再度亲密合作,赋予了本片更为复杂的视觉体系,让人很容易想起希区柯克1948年出品的经典之作《夺魂索》——那个“一镜到底”的旷世奇观,再此出现在大银幕上。
影片的大部分镜头都在西44号街的圣杰姆斯剧院里完成,一个悲壮的人生故事在此拉开序幕。迈克尔-基顿扮演的瑞根-汤姆森,是一个从好莱坞巅峰跌落的过气明星,20年前,他还是系列电影《鸟人》中最当红的男演员,而之后的残酷境遇让他一蹶不振。不过,瑞根始终坚信,自己是打不败的“鸟人”——卧室的墙上依旧挂着《鸟人》的海报,他走到哪里都难以克制地模仿几句“鸟人”的台词,只是现在,面对现实的时候到了。
瑞根倾尽全力自编、自导、自演一部名为《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舞台剧,企图东山再起,但排练过程却坎坷万分。女演员莱斯莉(纳奥米-沃茨)并不是省油的灯,而她的男友迈克(爱德华-诺顿)更是不断地和瑞根作对——因为就事业行情来讲,迈克是一位依旧在好莱坞线上的明星,底气比瑞根高出几倍,他要求瑞根不断改写剧本,甚至还在舞台上拿真酒换掉了白开水道具。瑞根的个人状况也四面楚歌,情人劳拉怀孕了,刚从戒毒所归来的女儿山姆(艾玛-斯通)当上了他的助理……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各种难以摆上台面的隐秘关系、夸张到难以想像的恶作剧,都在戏里戏外反复上演着。
影片的故事大约跨越了几天,但在视觉上却丝毫感受不到时间的痕迹,这都归功于艾曼纽-卢贝兹基无与伦比的摄影技巧。卢贝兹基曾在《地心引力》(去年的威尼斯影展开幕片)的开场13分钟,贡献了一个让人惊讶的长镜头,而在《鸟人》中,竟然通篇都是这种严丝合缝、完美至极的长镜头,场景的转换顺畅自然,演员的表演和适时的特写切入,都精确得不可思议,观众的情绪足以被影像的节奏带入、牵引,感受到群戏带来的震撼。
迈克尔-基顿和片中的男主角一样,为了一个重要角色等待了太长时间,在即将崩溃的时候,找到了救命稻草。基顿在脱下滑稽的戏服之后,贡献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胜一筹的表演,他满脸皱纹的皮肤、日渐稀疏的头发,都被不撒谎的镜头全盘俘虏,他与角色所共同经历的挣扎何其相似——在野心和失望之间徘徊,一次次面对批评的打击,基顿无疑遇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角色。相对而言,爱德华-诺顿扮演的“坏小子”,和扎克-加利费安纳基斯扮演的脱线制作人,虽略显夸张,但都承载了导演对现实的暗讽。艾玛-斯通稍显神经质的演出相当出彩,她与爱德华-诺顿的两次正面过招,是片中最让人难忘的亮点。
《鸟人》的拍摄只用了短短30天时间,全部场景都发生在圣杰姆斯剧院,这种近乎偏执的拍摄方法,与大多数好莱坞主流电影大相径庭,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去感受影片前卫的艺术质感,找到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兴奋点。

鸟人Birdy(1984)

又名:鸟孩 / 追鸟

上映日期:1984-12-21片长:120分钟

主演:马修·莫迪恩 尼古拉斯·凯奇 约翰·哈金斯 凯伦·杨 布鲁诺 

导演:艾伦·帕克 编剧:Jack Behr/Sandy Kroopf

鸟人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