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部电影,我的第一印象是《何处是我朋友的家》改头换面又来了一遍。从儿童去上学的这条主线,到那种用纪录片的技术拍故事片的手法,甚至到一些recurring theme,比如这部片子里面两次出现的水中的纸船,第二次一闪而过,没有什么深意,只是一个值得把玩的小心思。在阿巴斯的那部片子里面,起到这个作用的是书中一朵干枯的小花。

就电影本身而言,这部远没有阿巴斯的那部精致,镜头语言运用地也很生硬,但是却触及了更多的严肃问题:贫困、教育、儿童暴力、信仰、意识形态战争、人与人的冷漠,等等,短短的76分钟要涉及到这么多东西也只能蜻蜓点水隔靴搔痒了。

值得指出的两处败笔:1.声音的运用过于突兀喧嚣,本来可以安静呈现的主题非要插一段刺耳的背景音乐,生怕观众错过了似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笨拙无比。2.“塔利班儿童”射下风筝的那个镜头,干嘛非要表现主义一下呢?这一个“匠心独运”放在整部片子里面很不伦不类,其实像这种风格的电影,做到朴实无华,就最好不过。

最后一个镜头的安排也是我非常,非常不喜欢的。“快去死吧,这样你才能获得自由”。导演想说什么呢?让小女孩装死,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像那些战争游戏中倒下的男孩们一样,这样才能不死。装死——不死,interesting.我倒没觉得导演在sending pessimistic signals,而觉得这是经过精心打扮的愤世嫉俗,回想到片子中的声音运用,可以看出,导演不满足于仅仅是呈现,而是时不时地介入进来指手画脚一番。不说我认不认同他的哲学的问题,这种做法本身,就不聪明。

最后想说的一句话就是这篇文章的标题,这句话我已经说过了很多遍。交流有的时候是徒劳的。

佛在耻辱中倒塌بودا از شرم فرو ریخت(2007)

又名:迢迢上学路(台) / 立地无佛 / Le Cahier / Buda as sharm foru rikht / Buddha Collapsed Out of Shame

上映日期:2007-09-09片长:81分钟

主演:Abbas Alijome Abdolali Hoseina 

导演:汉娜·玛克玛尔巴夫 编剧:玛兹嫣·马克马巴夫 Marzieh Makhmalba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