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9-03-16

冷战:时代的翻云覆雨手

文章发表于《枪稿》公众号
2018年,《修女艾达》惊艳亮相的五年后,波兰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携新作《冷战》登上了戛纳最佳导演奖的领奖台。他曾在2014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他想要拍的是一种冥想式的电影,不仅能展现历史片段中波兰人民的风貌,并且蕴含着更深邃的寓言,而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故事片。
标题“冷战”有显而易见的双重意味,既表明故事发生的年代,又揭示了主人公们,一对艺术家情侣之间没有硝烟的爱情角逐。电影延续了帕维乌前作的高冷调性和风格化的审美体系:精确对比度的黑白,充满暗喻感的光线,富有冲击力的构图和深沉的静态美。
片中贯穿始终的音乐同样令人难忘。但影片明显不同于《爱乐之城》式的歌舞片和《曾经》式的音乐片,它更像是贾樟柯《站台》和罗曼·波兰斯基《苦月亮》的综合体。前者也是以时局变幻下,音乐赏味的颠覆为切口的人物关系素描;后者则以更激烈的方式阐释了爱情中的人性困境。
故事开始于1949年。中年音乐家男主角Wiktor与同事Irena和Kaczmarek游走于波兰农村,搜集战后幸存的民间音乐素材。年轻的女主角Zula前去参加民间艺术团的海选,Wiktor对她一见钟情。不同于惯常的成熟男人配天真女孩,Zula一开始就显现出了精明强悍的个性,她投机式的与另一位农村姑娘合唱了一首山歌;她甚至有杀父判刑的前科。
此时正是冷战初期,波兰作为苏德交战最前沿,尚远未从二战的创痛中恢复,就又因其处于莫斯科到柏林的必经之路成为斯大林的心头之患。1952年,男女主角第一次分离的那一年,波兰更名为“波兰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可在这之前,苏联铁幕的阴影早早就笼罩在了波兰国土上,如同影片里一次次升起的巨幅斯大林头像。艺术团的表演也早就变了味,他们不再唱原始的农民生活,而去讴歌斯大林的丰功伟业。
虽然片中始终充斥着意识形态的对峙,但主人公们并非有明确政治信仰的人。男主角热爱艺术,但与敢于正面抨击政治管控并愤然离去的同事Irena不同,Wiktor一直表现的很顺从。促使他决心逃到西边阵营的最大推手是由Zula说她自己每周会去Kaczmarek那报告他的动向的坦白所带来的隐私的丧失与被背叛感。而Zula之所以没有和他一起逃亡,也出于对于巴黎新世界的恐慌和一个前罪犯希望留在被接纳的地方的人之常情。她是团里的明星,离开这里,她就什么都不是了。
两人同时抛弃了爱情。时局于无形中展示了它的威力,它过于抽象,普通人甚至无法对它准确描述,但它却无时无刻不重构着人们的生活轨迹。
男女主角1954年于巴黎和1955年于南斯拉夫的两次短暂的重逢深化了他们关系的被束缚感。第一次,主旋律艺术明星主动疏远了流亡艺术家;第二次,男主角还没来得及与Zula说上话,就被遣返回国。“你为之流泪的黑眼睛,再也无法与你相见。”音乐一遍遍响起,观众不禁为这种牛郎织女式的分离惋惜:上头有只看不见的手,拆散天造地设的苦命恋人。
但导演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为我们揭开了爱情与生活里更残酷的一面。Zula终于想方设法来到巴黎,Wiktor身边,原以为冲破了地缘阻碍,两人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没想到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不可调和的矛盾。Zula和巴黎艺术圈格格不入,她嫉妒Wiktor的诗人前女友,为Wiktor把她的旧事公之于众而生气。她的过去对她自己来说是不光彩的,但自由世界的艺术家却偏爱这样有特殊生活经历的人。她曾因为弑父与为斯大林唱歌而抬不起头来的历史反而增添了她的魅力。她试图彻底摆脱的枷锁为她的新生活打上高光,这是何等的拧巴。也许正是这一刻,她意识到,即使唱一万遍“我会爱到生命最后一瞬”,自己骨子里也有永远无法消除的烙印。
爱情再次退于第二位,她又回到波兰。八年前,Wiktor第一次离开她,逃到法国;这一次,则是她离开他。如果说前面的几次分离都是迫于时局的无奈选择,这一次的决裂则是女主角心灰意冷的随波逐流。
影片一开始出现的农民唱歌的片段与此时女主角的选择有意无意的殊途同归了。无论朝代如何,那些唱歌拉琴的贫穷的农民们好像和其他任何时候都没什么两样,他们饱经沧桑,衣衫破旧,歌唱永恒的男欢女爱、生活和酒。他们永远是战争的牺牲品,但他们从不关心政治环境,专心面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坚韧的如同石头,连随波逐流都算不上,再大的风浪过来,都是只要还有一口气,怎么着都能活下去。
但Wiltor不愿甘于平庸,他追回去,因为自己暧昧的国别被捕,又被嫁给“大人物”的Zula营救。导演继续织着那张描绘大环境的网,看不见的手已经无孔不入,无论他们身在哪里,都只在五指山的一角。
最终,他们无力跳出时代的桎梏,但也不愿终日为更大的虚无所累,最后的选择昭然若揭。
结尾处,两人回到相遇的乡下。坐在长凳上,良久,Zula说,到另一边去吧,那边风景更好。
这是他们最后一次逃离,但会有更好的风景吗?不会的,另一边也不过是乡间小路的另一头,景色都差不多。
他们最初的相遇就像是命中注定,而但凡加上了“命定”的脚注的关系,迟早有一天,会被命运的长河吞没。倒回去看他们的每一次选择,我们很难说哪一次选错了。每次都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还能怎么样呢,就这样吧。
正如导演的创作理念,他的作品之所以迷人,当中呈现出的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个人命运的浮浮沉沉以及强烈的宿命感,像一只重锤,透过其匠气十足的外在表达和令人意难平的音乐,在观众的心上砸出血来。

冷战Zimna wojna(2018)

又名:冷战恋曲(港) / 没有烟硝的爱情(台) / Cold War

上映日期:2018-05-10(戛纳电影节) / 2018-06-08(波兰)片长:88分钟

主演:尤安娜·库里克 托马斯·科特 波利斯·席克 阿伽塔·库莱沙  

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编剧:雅努什·格沃瓦茨基 Janusz Glowacki/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 Pawel Pawlikowski

冷战的影评

大帅
大帅 • 无题
🐘
🐘 •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