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终于把这部大闷片看完了。。。

豆瓣上扫了下,法斯宾德里算是冷门片子了,看过的人不多,而评论也大多不知所云。

相比起他之后的那部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我觉得Effi Briest 的电影改编只能说是平庸,虽然它貌似特别。

之所以没有说失败,是因为法法所拍摄的部分,还是比较贴合原著,且主题表现也是相当准确的。

读过韩世荣老师翻译的原著,这实在是本相当精彩,极有可读性的小说。虽然情节比较简单,单线递进,起承转合的路子,但描述手法非常细腻动人,每个人物的塑造都栩栩如生。其他大到当时德国俾斯麦铁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大背景,小到德国上层社会的生活细节,流行风尚等等都有细致描绘,让读者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但回到法斯宾德这部电影,毫无疑问,他是完全抓住了原作的核心,且试图做原汁原味的呈现。可大概由于电影时长和经费的原因,我怀疑法法都没有重新组织故事结构,直接就把小说当成分镜头剧本,几乎去除了所有的情境描绘,和不必要的人物出场,包括那条其实蛮关键的小狗洛洛,只选取主要人物之间有戏剧冲突及对主题有揭示作用的片段和对话,用室内舞台剧的方式,一幕幕呈现。中间的情节过渡,和部分人物内心活动,全部以旁边和字幕替代。

法法作为剧场爱好者,还算厚道的保留了些原著中不是最主要,但精彩的对话,比如艾菲她爸说其实她妈妈才更适合嫁个殷施台顿,还有艾菲的佣人露丝维塔说到她爸爸的烧火棍,以及艾菲他爸爸一直念叨的,“这实在是一个太宽广的范畴。。。”

简而言之,就是把这部小说列个大纲,然后只拍大纲部分的剧情,也就是对情节有推动的剧情,原著中精彩的对话尽可能保留,对服装以及室内场景比较考究。而对演员的表演要求,如同法法早期实验性较强的作品一样,着重表达一种疏离感,接近反剧场时期的效果。

而结果我们看到的电影表面上有着华美复古的服装,舒缓的节奏,渐白方式的镜头剪辑,以及极为文学化的旁白和字幕,可实际上却是冗长但又跳跃性十足的剧情(就拍大纲当然跳跃)以及演员们如同僵尸般的反剧场风格表演,还是法法万年不变的TVB班底。

原作中,对当地的风景,民俗都有大量细腻描绘,特别是艾菲在凯辛住的那栋鬼楼,小说里描写的的确很吓人,而电影里,连楼影子也没见到。小说中的凯辛是个阴冷,靠海,民风一半乏味单纯,一半自私精明之地,而电影里,连最重要的吉斯希布勒都只有了了几个镜头。

总之,法斯宾德就把血肉丰满的原著,硬生生的改编成了,穿着复古服装的小说朗诵会,演员的台词和旁白一样,只是朗诵而已从而最纯粹地呈现小说的文字。有理由相信,法斯宾德的论调一定是要让观众有自己的理解,所以疏离感十足的表演和渐白的镜头切换,都是让观众一直保持独立判断的清醒吧。

搞不懂,为什么有人竟然觉得这是德国文学改编成电影的成功典范? 我倒以为,这部片子作为法式风格研究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室内的镜头调度,蒙太奇运用是这部片子里的一大特色,当然法法其他片子里这种特点同样突出,但都未免和主题表现纠缠在一起,不如这部片子那么干净。

最后说下演员,虽然多数演员都是僵尸面孔,但饰演艾菲的汉娜许古拉依然NB。 她大学主修的是德国文学,Effi Briest 必然是读过,且有自己理解的。 汉娜许古拉在对艾菲的诠释上应该是坚持己见的,她的表演非常符合艾菲在小说中的形象。整部片子唯一一个高潮,是艾菲见她女儿安妮那段,我以为,是汉娜许古拉自己的主意,突然的爆发非常有震撼力! 据说汉娜许古拉在这部片子中的确和法斯宾德产生很大分歧,甚至有激烈争吵,导致该作品以后,约有4年多,两人都没有再合作,直到1978年玛丽安布劳恩的婚姻时,才冰释前嫌。

另外还有饰演殷施台顿好朋友维勒多夫的Karlheinz Böhm 也是一大亮点,他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他是除了汉娜许古拉以外,第二个感觉在用自己头脑演戏的演员。对了,他当时是演茜茜公主三部曲里的那个国王的,上了年纪后就一直追随法斯宾德了,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奸情。。呵呵

寂寞芳心Fontane Effi Briest(1974)

又名:血泪的控诉

上映日期:1974-07-05片长:140分钟

主演:汉娜·许古拉 沃尔夫冈·申克 尤利·隆美尔 

导演: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 编剧:Rainer Werner Fassbin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