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1-10-09

待业青年:No Country For Young Man


解读《待业青年》

一、《待业青年》为什么火了?

通篇的人物自白和采访,持续近3个多小时,不免显得枯燥乏味。可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却在如今如此浮躁的网络世界里,受到了热烈的反响。其原因何在?

真实性,通过完全纪实的方式,记录了当代青年的生活和想法。采访群体和范围较广,从待业青年,准备考研出国的学生,漫画工作者,乐队乐手,80后创业老板到网瘾青年,每个人都在说自己的切身感受和想法。青年们在观看这部作品的时候,往往有切身的体会,自己也和这些被采访中的人一样,有着同样的迷茫、困惑、愤慨、不安或者追求。

这不是一部升华生活总结生活的作品,它只是记录,是一部倾诉集。让更多看到这部作品的青年,也满足了倾诉欲,得到了共鸣。这是这种共鸣使这部作品逐渐传播开来。

二、《待业青年》的价值和意义

在各种光鲜亮丽的电影当中,这部作品显得有些粗糙、青涩和愤怒。被采访的青年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谈到误导性的学校和家庭教育,谈到不堪忍受的体制。使得整部电影始终沉浸在一种负面的情绪中,或抱怨,或无奈,或愤怒,或茫然。

除了引起很多青年的共鸣之外,这样一部“牢骚集”又有何价值和意义呢?

它并非一部伟大的作品,但它的价值正在于它的普通。这部作品的普通,正如一个个出生成长于这片土地的青年。它不能代表整个“80后90后”这一代,但也描摹拼凑出了这个时代一部分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整部影片都是几十个青年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困惑,他们和这个时代的很多青年一样,在这样的年龄困惑着自己的价值和自己的未来。直到影片的结束,无数个困惑的问号中,片中的主人公只给了他自己一个答案。

一部电影作品的意义并不在于解决问题,而是提出问题。

导演在片中问每个采访者,你的梦想是什么?从各种不同的回答,能看到教育体制下安于空虚的无梦想者,能看到被现实压力压迫而放弃的无梦想者,有敢于挣脱束缚已经在实现梦想的实践者,也有在现实和理想的夹缝中苟延残喘的追梦者。这些不同的答案,为更多开始在梦想和现实中困惑的人提供了一些想法。


三、我们青年,我们“待业”?

阴三说:“中国太不重视自己的年轻人了,你没有选择的权利,因为家庭和社会就是这么要求你的,你要上小学上中学考重点上大学找工作找好对象,买房买车结婚,生孩子洗衣服做饭刷盘子洗碗带孩子,生老病死。”这是片中的一段话。

80后的一代,亲身经历了信息大爆炸,从各种媒体中知道了生活方式并非只有父母学校告诉我们的那一条光明大道,相信人生有很多选择。可大学扩招,就业压力急剧加大,人才过剩,房价暴涨,面对社会面对现实,青年们开始困惑。

上一代人赋予我们这一代的价值观,已经被现实淘汰,却又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梦想或者一个得体的出路,成为了很多青年的不可触及的梦。自我实现也不得不承受着社会、家庭以及经济的压力。

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也都有不同的出路。人在青年时对社会的适应不良和压抑,也会渐渐在成熟后成为过去。要怎样选择走属于自己的路,《待业青年》并没有给出答案。人生的选择也并不需要谁给予答案。

《待业青年》并不是一个悲观的论断,片中自白的青年也并非都是待业青年。它只是反应了青年群体中的一种不安的情绪,表现了青年面对人生和社会还未找到自己方向和答案的处境。每个时代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的青春和青年时代也并非是心想事成的。在困惑和迷茫之后,在《待业青年》之外,想必每个人也终会找到自己的轨道,或妥协或坚持。时代给了这一代年轻人太多不安和压力,也给了他们很多的机遇。

待业青年(2010)

又名:No Country for Young Man

上映日期:2010-02-10片长:180分钟

主演:吉硕 郭雪萌 

导演:张内咸 编剧:张内咸 Neixian Zhang

待业青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