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痛仰传了张内咸草莓百分百的纪录片,才看到这片子的。开始看的时候,卧槽,我怎么才发现这片子,脑子充斥着一种高山流水的共鸣,内心躁动。
作为一个同样是全国重点大三生,而且用一样的问题给自己苦逼,不甘心自己一辈子被这几个名词概括了,小学+中学+大学+工作,觉得自己20岁了还没有梦想理想真不用继续呆在教室里,我上的十几年学有什么鸟用。就伪造病历书,中途休学,想出来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和自己的理想,想知道我现在到底在做些什么,我该做什么才是对的,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儿的。然后一年后同样面临是不是还要继续上学的选择。
而且,我也会闲的蛋疼的对自己遇到的人,问差不多相同的问题,问你每天都做些什么,接下来有什么打算,问你喜欢做的事情,对于现在在工作也好,骑行也好,会不会有什么疑惑。就差弄个DV记录。
不管是16岁已经打工一年的酒吧服务生,还是24岁就混到DELL某部门经理的北京人,或者是迷途做了一年的客栈前台,还有骑行的路上,遇到队伍里的骑友,青旅大厅里一起聊天的哥儿们,住在同一个房间的辞职旅行的人。我也问了很多人,有过很多次类似的谈话。
所以这片子开始看的我热血沸腾。为什么我休学前就没有看看它,也许当时会有不同的考虑,会有更多的更成熟的做法。

分了两天看的,今天才看到C,D,还有最后结局。妈的,又被北京人忽悠了,这后面基本上成为迷笛学校探秘之旅,最后一搜张内咸,度娘说,“一开始就是想做一部以乐队为主题的摇滚DV,但后来逐渐加入了新内容,于是就有了《待业青年》。 ”
挺失落的
建构的太明显,像排好的剧本一样,告诉你理想艰难,每天馒头咸菜睡大街,但还有人为了理想奋不顾身,然后做个对比,那些为了工作朝九晚,批判广大迷茫青年批判愤青的,瞬间在光辉伟大的形象面前萎缩了。青春就是要奋不顾身,那些坐在教室里的读书机器,朝九晚五挤地铁的,没有去臭逼一下自己青春的,都二。
这不是一个寻找的过程,是你事先假设了一个叙事框架,然后自己寻找符合的事实装在里面。
这是老师式的黑板说教,不是作为一个迷途里的人寻找,发现,然后想把自己所想的告诉世人,并且最终因为无法让世人看清“事实”而跳楼自杀。
没有一种寻找了经年累月,并且最终发现真理的心情。也许是我这种期待有错误,本来片子就是为了表达导演的这种看法,表达到位了,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而我期待在这里面以这种方式找到最后结果,并且是我自己的问题的答案,有点天真的可爱了,自己的问题,还是需要以自己的方式,走在自己的路上,自己寻找,自己反思,自己判断。导演,只是在表达自己的动物尾巴,表达一种意见,而非真理,我妄图以捷径偷看真理,是我天真。


要不是张内咸上过北航,中传毕业,不怎么特别为未来担忧,怎么会有这些空闲的心思和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像个局外人一样,观察别人,然后做出审判。就因为太局外人了,所以一切都是乌托邦的世界,乌托邦的北京,这个世界上不全是艺术家。并不是除了艺术家以外其他的都傻。
开始去三亚的时候,我以为整个三亚湾,整个椰梦长廊上,满是吉他手,画家,手风琴者,和吟着诗流浪的人。他们挤在沙滩上,一起听海浪声。在最初的开天辟地的想象里,我是个口琴演奏家,是个流浪的诗人,我的诗...
这也许不过是另外一个跟我一样性质的天真的乌托邦的想法吧。不过我的想法更可笑,这一个更成熟一点,更有证据和事实吧。
但是这个世界的局外人,也是他自己所处的环境的槛内人,在这里他有发言权,这是他自己的态度。我自己所处的环境是什么,我在做着什么,还得自己去弄清楚。

没有谁写的就是真实的。得自己去寻找。自己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自己的青春是什么,自己世界里,理想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这也只是我自己现在的看法,也许到了晚上,我就反思了。但是现在我的态度就是这样的。

待业青年(2010)

又名:No Country for Young Man

上映日期:2010-02-10片长:180分钟

主演:吉硕 郭雪萌 

导演:张内咸 编剧:张内咸 Neixian Zhang

待业青年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