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影缝匠》中的配乐,已经不再行使铺陈情绪或作为衔接的辅助作用,而是成为组构影像织体的元素之一。原先视听分立的关系,如今让位给影像、文本(台词或画外音)和音乐“三足鼎力”的局势。配乐成为了能够和视觉影像、听觉影像分庭抗礼的崭新影像,原先简单的辅助功用于是被拔高。电影在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手上变成影像、文本和音乐三者并行、交互和违逆的复调运动。
我们早已提及,“电影的迷人性”建立在一种产生距离然而又未彻底分离的关系上,即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并且分为三种类别: 声音与画面的分离、人物情感间的疏离、摄影机与物像的间离,分别能以玛格丽特·杜拉斯的电影(《夜车》)、安东尼奥尼的电影(《蚀》)和米古尔·戈麦斯的电影(《一千零一夜》为例进行说明。
但以上这些判定仍然建立在画面(影像)与声音(文本)分立的二元关系上。当保罗·托马斯·安德森将音乐作为独立的表征元素有机地加入到影像织体中时,影像、文本(台词和画外音)和音乐相互交织、齐头并进的状态就发生了。而若即若离的关系不再只只限于发生在影像与文本间,而是能在影像与文本、影像与音乐、文本与音乐间相互作用。其结果自然是三者中的任意两者都能创造出一种摆荡在紧密与分离间的无穷关系。
这就是为什么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视听语言如此复杂、但又融贯一体的原因,因为他天才般地将音乐介入到了影像与文本间,来发展无穷丰富的关于距离的假性影像空间。在《性本恶》中,是画外音与影像的若即若离、音乐与影像的若即若离、画外音与音乐的若即若离,再加上三者组合一起的情形,就能延伸出无穷无尽(理论上)意想不到的奇妙关系。这部电影如此迷人的根源就在于此。
或者在《魅影缝匠》这部杰作中,音乐似乎从头至尾都在毫不节制地“自说自话”,从而违背了我们惯常对配乐的简单认知:作为调节情绪的工具。但由于保罗·托马斯·安德森这样创造性地使用了,音乐于是成为这部电影主要的影像要素之一,它自身便是一种表达,而不必倚靠于影像或文本。这也是为何如此密集、极富表现性的音乐最终还能与影像完美协和(复调关系),不让人觉得过度或生厌。音乐即影像。

魅影缝匠Phantom Thread(2017)

又名:霓裳魅影(港/台) / 幽冥端绪 / 幽灵线条 / 一缕浮生 / 衣缕浮生 / 丝缕幻象 / El hilo invisible

上映日期:2017-12-25(美国点映) / 2018-01-19(美国)片长:130分钟

主演:丹尼尔·戴-刘易斯 薇姬·克里普斯 莱丝利·曼维尔 卡米拉· 

导演: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编剧:保罗·托马斯·安德森 Paul Thomas Anderson

魅影缝匠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