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中国无论哪个阶层都十分关注的问题,而教育所伴随的压力与矛盾也随之而来,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就讲述了几组家庭在孩子高三一年里的故事。
我们将孩子送往学校,渴望他们获得一个良好的教育,从而塑造一个更为健全的人格以及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我们拼命给孩子补课,报各种辅导班,却发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差距仍然有着一定距离。我们思考着怎样帮助孩子使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很多时候往往力不从心。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通过呈现不同国家的教育发展现状,并结合当地的历史背景、文化特色等多方面情况来探讨教育所引发的焦虑问题,让观众在追溯自己童年成长脉络的同时,对于教育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影片一经推出就引起观众热烈反应,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2分,或许这部影片能为我们带来一些答案或者参考。
影片共有6集,每集50分钟,在2019年8月28日首播了第一集,并于每周三0点更新1集。主持人周轶君同时担任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制片人,主创团队选择每集对准一个国家来进行拍摄,他们走访了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五个国家,最后回到中国,在叙述中加入与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家长、教师等教育相关者直接的对谈,来寻找不同国家教育之间的差异。
《他乡的童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一种开放式的态度来探讨不同国家的教育发展,它不过早下定论,也不用一个标准化的答案来评判对错,而是通过白描式纪录的手法呈现了一段段令人难忘、饱含思哲的教育探索之旅。

影片第一集就来到了日本,环海的边缘,狭窄的国土,曲折的海岸线,塑造了这个樱花国度。日本人重视集体教育,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分工,但他们更追求在一个大集体下人们共同努力和劳作。
藤幼儿园,以独特的圆形设计闻名远近,孩子们可以在幼儿园的任何角落走动,在最大程度上释放孩子的天性。
设计师手冢贵晴、手冢由比夫妇认为圆形近似于“禅”,禅的理念就是空无,你在其中能感受到自由、随心所欲。而他们设计的灵感也来源于女儿的画,他们的女儿总是在画圆。
于是他们以“圆”为理念,在这里,孩子可以选择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也可以选择自己去哪里玩耍。
教室门口会放洋葱、土豆等;草坪保持它原来不平整的模样;校长会故意来“抢”孩子的午餐,让孩子增强自己的保护意识;故意去掉洗手池的接水槽,从而让孩子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甚至是教室的门,都要加以“障碍”,让孩子们知道站在他人的角度,学会在意和照顾他人。
然而“霸凌问题”也是困扰日本教育的问题之一,来自于日本福山市立大学的弘田阳介教授就指出了过去的日本教育过于重视人和人之间的集团化和同质化的现象。
“校园霸凌现象”其实是全世界的一个普遍问题,那么日本学校以及社会又是怎样应对的?弘田阳介是这样说的:
比如在过去,学校的老师会认为,让大家都表现出同样的特质是一件很有价值很好的事情。但是,如今日本社会也在发生着变化,大家开始会展示并包容着各种不同的个性,人们开始会把自己的长处和弱点都作为自己性格中的一部分,向他人展示并分享。”

如果说日本是讲究重视他人感受,学会在集体和睦相处的话,那么全球领跑的芬兰教育,则是追求个性释放与独立思考的绝佳代表。
在芬兰,学生没有任何考试,因为学校在避免任何形式的竞争,唯一的标准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
学生在森林里上课,去接触土地与树木,拥抱大自然。如果孩子对玩具感兴趣,那么就用玩具来教这个孩子数学。老师的服装也不会有统一标准,老师可以染他喜欢的颜色头发,可以穿他喜欢的衣服,可以展示出自己想要传达的一面。
这种堪比个人定制的私人教育,也相应地对教师的要求会很高。在芬兰,教师的教育程度很高,他们也不会设立督察员一职,来检查他们的教学计划。更没有所谓的职称制度和等级制度,而是凭借工作年限来进行自动増薪:五年、十年、十五年,最后一次是二十年。
芬兰社会的高福利保障制度让孩子无需在高强度的竞争下自由生长,他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当然也能轻松地得到很多东西,芬兰的一位富爸爸想出了一个应对方法。
这位富爸爸在全国纳税排行榜上处于前列,他的儿子想买一双特别贵的鞋子,于是他的父母让他去送报,送一次报纸能有15欧元的收入。送报的工作准备需要三个小时,送出去需要两个小时。
他们也鼓励孩子去麦当劳、星巴克打工,去将这些工作经验转化到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

而我们的邻居印度,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它,情况则要复杂得多了。
作为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的印度,面临着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和种姓制度等问题,然而全球跨国企业中印度的CEO的数量却名列前茅。
印度的课堂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举手,无论你是怎样立场,你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有时候,很多发言都是毫无逻辑可言,但学生却在不断的探讨中找到了方向。
在加尔各答的西孟加拉邦国立法学大学,一个叫苏维克的法律课老师利用《哈利波特》的故事情节作为案例来讲课。老师问学生问题,学生也会问老师问题,他们甚至认为当一个老师被学生挑战了,这堂课的目的就达到了。
编导们又从加尔各答转到了卡拉卡提,这里地方偏僻,人们生了病,很难及时被送到医院救治。一个叫苏卡塔的教授从1990年开始,在贫困地区安装电脑,让那里的孩子们接触互联网。
当苏卡塔教授的项目经理来到卡拉卡提村后,打电话给他说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这个村庄装电脑是不可能的。苏卡塔教授却说,那就更应该要做到。于是卡拉卡提村有了一所学校,叫做“云中学校”。
教室建得像网吧一样,三四个孩子围在电脑前,外面的墙是玻璃,电脑两旁也没有隔板。在这个村落里,孩子们没有足够的衣物,但他们却能通过电脑去了解外面不一样的世界。
在诺伊达的盖央施里学校,有一个叫陈子齐的华人男孩,母亲起初是因为工作来到印度,后来却因为孩子的教育留在了这里。孩子在台湾读书时,曾问过母亲:“我是不是全世界最差的小孩”,让母亲听后心酸不已。孩子在印度开心地读书,受到老师和其他人的鼓励,于是母亲决心继续留在这里。
一对年轻夫妇,为孩子们制作有关性教育的书籍,受到好评并远销海外。一个叫阿尔温德的人是“废物变玩具”的倡导者,他们甚至录制视频教授那些买不起玩具的人,如何利用手边的废弃物制作出精美的玩具来。

教育方式的差别,能侧面看到不同国家发展的差距和历史文化的差池。我们把所有的爱投注到孩子身上,但孩子并不能完全接收。
白纸般的孩子,到底应该接受何种教育,被灌输何种观念,是否有一定的标准?
周轶君作为本片的导演、主持人、制片人的同时,也是两位孩子的母亲,她在分享自己拍摄《他乡的童年》初衷的博客文章里最后写道:“我们都将生活在世界各地孩子们创造的未来之中。夸张一点说,教育,也是关乎我们所有人的命运。”
我们都曾是孩子,也都将成为大人。这部纪录片并不能准确地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实现理想中的教育,而是告诉我们,教育归根到底,它不仅是在培养一个人,更是在打造一个国家的明天以及未来,而童年掌握了它的所有秘密。
它带给我们一段段神奇的教育之旅,让我们放眼世界与未来,也让我们明白,只有用一种更为包容、鼓舞的姿态,才能回归真正的童年。

他乡的童年(2019)

主演:周轶君 

导演:周轶君 

他乡的童年的影评

Townwen
Townwen • 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