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给我爱、金钱或名誉,不如给我真理。 ——亨利·戴维·梭罗
十年前的五月,来自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的20岁青年泽维尔·多兰带着他自导自演的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空降第62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并一举斩获包括剧作家和作曲家协会奖、国际艺术院线协会奖及年轻视野大奖在内的三个奖项,之后他的作品不断入选各大电影节(尤其受戛纳青睐),并被一次又一次提名/授予各大奖项,从此这个颇具天赋的魁北克青年以导演的身份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


本周春天的放牛班观影团选取的周限定影片是这位加拿大导演的新作《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这是多兰执导的首部英语长片,演员阵容也是相当豪华(在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创作灵感为多兰8岁时因《Titanic》对“小李子”莱昂纳多产生崇拜并写信给对方,所以即使这部片不如其处女作有那么强烈的自传性质,但也依然包含着一部分的自我映射。

本期共14名群友参与,收到12条短评,平均分6.79分。


在正式开场前,伴随着一阵脚步与喘息声,屏幕中出现了一句名言,随即镜头开启,画面中的女子一边急促地敲着门、一边对住在屋内的人讲话,却无人应答。随后,镜头虚化、声音逐渐消失,画面转至正在餐厅内面对面交谈的一对母子,谈话内容与之后电视上的新闻播报填补了之前的疑问。再然后,时间从过去拉回至现在,一场不情愿的访谈打开了一段回忆,此后两个时空不断交错,故事自童话结束时开始,从男主角口中缓缓被讲述。



还是那个多兰

但凡对多兰有一定了解的影迷都知道,他的大部分电影都离不开对同性认同与母子关系的探讨,这两个话题仿佛为多兰搭建出了一片舒适区,算不算得上是 “拿手好戏”还两说,但称其为灵感源泉却一点也不为过。




显然,这部也同样如此。男主角为同性恋身份,导演不仅在其与男友的相处上零星着墨,又设定了一段丑闻被曝光后的多诺万去找男友却被对方婉拒的情节,这一情节推动了悲剧的发生,同时也更能衬托出明星与普通人的不同——你能接受得了多大的赞美,就必须能顶得住多大的舆论压力,“所有人和事都成了威胁,你渴望的那些公众的关注,终会变成你想逃离的原因”。




母子关系也依然是本片在情感线上的重头戏,甚至还不止一对。多诺万与鲁珀特都与自己的父亲有着复杂的关系,且与母亲缺乏沟通。前者大抵是迫于明星身份、工作繁忙,与家人的联系越来越少;后者被迫离开自己的出生地,慢慢地对成长也越发漠视,逐渐封闭自己。鲁珀特的一封信开启了这段长达六年的书信之缘,许是相似的际遇令两人间的共情越发加深,多诺万帮助特纳选择了相信梦想,鲁珀特也与多诺万共享了部分孤独。
此外,本片中对家庭的描绘与前作《只是世界尽头》其实有些相像——表面看似热闹温馨,实际却如同一颗随时会爆的炸弹,先是气氛尴尬至令人窒息,随后不经意一点场面便覆水难收。


@Supremacyacron 7/10
据说多兰大部分的电影都离不开同性恋和恋母情结,而本片恰好依旧落俗,探讨的还真就是这个主题,通过时空交叉叙事撑起故事架构这种做法也屡见不鲜,小戏骨的表现确实值得加分。
@奔兔吉尔 4/10
用好莱坞的第三人称旁白陈述体叙事法,夹杂回忆倒叙,失去个性变得温柔而无甚残酷之后的多兰全然失去了个人魅力,远在异国拍片甚至连音乐的品味都下降了几个level,多兰上一部「只是世界尽头」能拿凯撒奖最佳导演绝非侥倖,因为他跳出自身那套小情小调的东西,转向丧失情感的家庭深渊,那也是我乐于见到的转变。「约翰多诺万」仍是那种与标题无关的少年成长主题,儿童记忆和同志情趣的蔓延,却在投身好莱坞的自我否认(尤其是在戛纳频频获奖后面对媒体与舆论的攻击)中沦陷,变成彻底纯狗血的抓马滥情。
@亲切的昊昊 6/10
第一部多兰。都说风格淡化收敛不少,但初次看起来无论是身份认同还是母子关系,亦或是近景特写传递情绪,风格化于我而言还是很明显。双线叙事,大明星的苦闷太遥远无法共情,小男孩的困惑倒是有些感同,就是几处情感转折有些生硬。

也没有那么多兰

虽说在影片所涉及的话题上,多兰还是没能跳出自己的舒适区,但在其他某些方面却还是能明显看出他的改变,比如视听手法与情绪展现。从处女作开始就热衷于“炫技”的他,甚至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风格—— “多兰美学”。但好像从《汤姆的农场旅行》开始,他在众人心中的这一印象却在逐渐被打破,换言之,多兰没有那么爱炫技了。事实上,在视听上多花小心思绝非坏事,用的好了,真的会带给人格外的新奇与惊喜感,慢镜头、特写镜头、高饱和画面、霓虹色彩、变画幅等都是如此。但如若没有扎实的剧本加持,便难免会令人觉得华而不实,一味的滥用更是会适得其反,久而久之只会让人产生审美上的疲惫。而在本片中,除了45度俯拍特写与慢镜头之外,“多兰美学”几乎已不见了踪影,倒叙与闪回成了他新的表达方式,虽然也都屡见不鲜,但配合着影片不温不火的节奏,观感倒还可以。另外,在情绪表达上,突如其来的争吵虽然还是有,也仍然有些无缘由,但好在并非像从前一样吵闹且无休止,所以总体来说还是踏实且温和了一些。





@cinedreamer_ 7/10
美学风格比上一部《只是世界尽头》还要淡,但故事讲得反倒更踏实了。回忆与现实不断交替,以采访的讲故事声或是流行歌曲作背景音,一面是对我们来说遥不可及的名利场,一面是多兰反复探讨、为我们所熟知的母子关系。单色灯光、慢镜头、特写镜头的运用还是很多兰,但也没有一味滥用;尴尬到令人窒息的家庭气氛与突然爆发的争吵与前作如出一辙,却也并没有无休止至令人疲惫。整体观感尚可,尽管剧情还是有些空洞,故事讲得倒还算完整,而且叙事方式也挺让我喜欢。
@Inv 6/10
很清新,不再是先前强烈的风格化创作,甚至显得更加类型化。情感的传达是精准,丰富又充盈的,而缺乏的是传达过程中风格化带来的一种眩晕又夹杂平衡的微妙感觉。

绝对有动人之处
虽然整部片的节奏很慢,但回忆与现实的相互穿插搭配着男主角讲故事的低沉声音带给我的感觉倒还算舒适,况且情节上也不乏有动人之处。于我而言,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信件被曝光后鲁珀特与母亲的激烈争吵,以及在一曲《Stand by me》作bgm的环绕声中母子俩的雨中相拥。其实听着鲁珀特描绘母亲的文章,便能从一字一句中感觉到从小缺乏完整亲情的他,心思明显要比同龄人更加成熟细腻,这大概也是为何他表现得更加敏感又比较孤僻的原因所在。另外,除了剧情本身的情感铺垫,Natalie与Jacob两人的精湛演技也为此加分不少,在多兰一贯爱用的特写镜头下,两人的情绪也被展现的更加细腻动人。



@佚名 8/10
自我认同和亲子关系就是与个人精神“生存”最息息相关的东西,所以这种压迫到脸上到毛孔的特写所营造出的紧张感恰是最需要被感知的。你当然可以继续嘲讽多兰“毫无长进”的囿于自我,但是你不能否认这样的困境依然事实存在依然需要被关注被表达。而叙事上,多线程倒叙起承转合情绪爆发落笔结尾,至少在逻辑和表述上没毛病。说到音乐品味和颜值啊,唉,真的是在下滑呢~但是《Bitter Sweet Symphony》这种永远在我私人歌单上的音乐啊,怎么用我都不会嫌弃呢~
@扶不起先生 10/10
这是一部慢热型电影,开头的乏味无趣到结局的最终升华。将娱乐圈中典型的谎言圈融入到生活,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情感,充沛而富有活力的去感染观众,叙事上花费的心思算得上锦上添花,母与子之间的浪漫联系,吾爱、朋友、情人,多么和蔼有趣。因为生与死抵挡不住有趣的灵魂,认清自我何需他人叨扰呢!
@143. 9/10
太喜欢这种叙事方式和情感诉求的表达了 一度想起了《特别响 非常近》那一轮哭成了筛子 这一次也一样、
恐同 找寻自我 家庭危机 公众人物的生活 影片讲了太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处处点到即止 留给观者诸多念想、
我猜 Jhon Know Nothing Snow 只是隐居了 继续当他的守夜人总司令、、
@mdr skywalker 7.5/10
第一部多兰。以书信为媒介,双时空交叉叙事去描绘一段友谊中的两个人,看完也感觉像读完了约翰多诺万的一本回忆录,母子和解与同性友人也是个人听闻的多兰的一贯风格了,在这些基础上还有风光的演艺明显在名利场的心态写照,总体来说情感表现非常有张力,摄影风格个人也非常喜欢,但部分情节转折也有突兀感,这也是很多玩叙事结构电影里很难避免的问题了。
到底还是差强人意呐

但观感舒适也罢、某些情节动人也罢,抛开这几处优点,如若细细品味,会发现整部片存在的问题还是不少。“经不起细想”,这也是多兰电影中一贯存在的问题。最最令我不解的,也正是电影中的最主线——约翰·多诺万的死。其实我个人更倾向于鲁珀特给出的解释——“只是想好好睡一觉,却不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因为我还是觉得,一段笔友关系的曝光,总归不至于令他绝望至自尽的地步,就算是经纪人离开,就算是被情人抛弃。但有一处前后矛盾不得不提(此处感谢勤学好问观察仔细的毛师傅@鬈毛毛发问),片中给出了信件被曝光后多诺万在访谈节目中坦然承认事实的一段,可在此之后其与经纪人交谈过程中,却又出现了一句隐约意味着他否认事实的台词,很困惑,而导演也并未给出更详细的解释。



此外,多诺万与母亲的争吵、鲁珀特与母亲的和解、女记者态度的转变都或多或少有些突兀,前面的情节铺垫不够,于是也难以令观众产生共情。


@董小__ 6/10
始终没找到打动我的点,故事本身也就很顺很完整。故事全凭一个人口述回忆,这就要对整个事件本身真实性产生怀疑,很多地方可能站不住脚,又没有过多解释,比如这份友谊的基础以及女记者的转变。主要说的是明星身份对私生活的影响,也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wild life 7/10
最大的问题是节奏真的太慢了,虽然每场戏都很精彩,但是节奏的问题实在太明显了,让我很难有情感波动,双线叙事通过信件缓缓道来,这过程有成长,有感动,有愤怒,有彷徨,其实跟我们的生活有时候也没有区别,在约翰的最后一封信时做到了巨大的高潮,非常成功。
PS:本施维泽好帅啊,我可以!
@笑语在午夜场 7/10
@贝克街的大盗 7/10
两条线 都是友情与母子亲情 以及自我认同 通过书信笔友 交织在一起 开头跟结尾都很平淡 一个是缓缓叙述演员的私生活 一个是两人都与各自的生活家人达成和解 不是太有趣 高潮的冲突放在了中间 书信关系见光的那一刻 两人生活的冲击 相对比较有力一些 不过比起约翰这条线 我更喜欢小男孩那条线 对演员的自我怀疑冲突的人生没有太多的代入感 也可能是小男孩的演技比较吸引到我了吧
@鬈毛毛 4/10
#剧照比正片好看#系列。多兰很傻一个地方就在,非要向观众展现出他是如何江郎才尽。着实费了一番心思,这片也能带上他的大吼大叫风实属不易,倒是还要感谢多兰导演因此暴露了Jacob演技中过犹不及之处。又见情感铺垫糟糕的流水账,印象中从不太会触碰酷儿群体不自信/突出酷儿群体酷儿身份情节的这次算是抽来几张另一副牌的牌。不要就想着塞故事塞主题,那些因为审美疲劳和感情输出差而排队离场的观众谁还愿意沉下心来?想让观众沉下心品味情感来为什么不先自己沉下心来。
@-MeilleurEager 6.5/10
断断续续看完 和处女作《我杀了我妈妈》比起来差多了 片中两条线 先是通过书信的方式将两个年龄差大又远在天边的人连接起来 再用采访的方式讲述了这两对母子之间的故事 剧情节奏有些过慢 好几次都想拉进度条 《房间》的小男孩演技还是一如既往的赞 看到波特曼挺惊喜 当初演杀手时她也才十二三岁如今却演母亲 不禁感叹时光的流逝 最后希望导演兰下一次进军好莱坞不要再局限于同性和母子这两个题材了!


其实自这部片去年9月默默展映于多伦多电影节后,多兰的另外一部新片《马蒂亚斯与马克西姆》也已于今年戛纳电影节亮相过了,只可惜口碑扑街,目前的评分也很低,不过具体内容如何还要等资源流出后我们才能共同探讨。
另外,多兰的两个新项目——改编自舞台剧《劳里尔·高德罗苏醒之夜》的限定剧以及难得打破母子话题将聚焦父子关系的《Pornhead》也已立项,虽然他的近几部作品似乎都不太尽人意,但新项目也还是可以期待一波。于我而言,其实我更希望的是多兰将自己作品的内容创作得越发饱满充盈的同时,又能从一而终地保持自我风格,正如绝大多数优秀导演所能做到的一样。
无论如何,私心为他加油!
那么,本期周限定的长评到这里就结束啦,文章较长,真诚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另外由于文中写了一些个人拙见,如有错误还望大家多多指正,本菜鸡在这里给大家深深鞠一躬!
往期长评请戳: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13162905/
【春天的放牛班】是一个有趣的组织,平日的主要活动除了周限定观影还有电影节,门槛不高,只要你爱电影、平时有偶尔写写短评的习惯就ok!大家平时线上一起看看电影,在群里开开车(不是)、kk歌(没有)、爆爆照、收收表情包,线下有机会还可以面面基、约约饭,总之还有很多好玩刺激的东西等你来一探究竟,感兴趣的小伙伴就请不要犹豫、快快加入我们吧!
入团请call放牛班领军人 @Supremacyacron

p.s. 我团最近新成立了太极帮,入帮请call太极宗师、帮主毛师傅@鬈毛毛,定能为您打开养生新世界的大门,带给您非同一般的感受~
p.p.s. 其实这期原本是国庆期间的周限定,却在本该发长评之日不巧赶上了这为期两周的“动态功能升级”,于是就这样,很不幸又有点搞笑的成为了放牛班建团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周限定,虽然有点倒霉,但也算是见证“豆瓣史”了吧,所以也借发这篇长评的机会,恭喜豆瓣广播复活,无论如何,珍惜各位友邻,珍惜在小破瓣的每一天。

约翰·多诺万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John F. Donovan(2018)

又名:多诺万先生的生与死 / 约翰·F·多诺万的生与死 / 约翰·唐纳文的生与死

上映日期:2018-09-10(多伦多电影节)片长:127分钟

主演:基特·哈灵顿 雅各布·特伦布莱 苏珊·萨兰登 娜塔莉·波特曼 

导演:泽维尔·多兰 编剧: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雅各布·提尔尼 Jacob Tier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