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部电影的导演、以及他的拍摄手法种种彩虹屁我也都举手赞同,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本篇影评想从肯特这一人物形象出发,谈谈对大白鲨这部影片的观影感受。

影评如下:

帮助美国往日本运载原子弹的美国秘密部队,被日本船击中,1100人掉入大海,与鲨鱼展开一场为期5天的肉搏盛宴。

1100人最终只剩下350多人,等待救援机一个接一个援助。这也意味着,平均每小时有6个人被鲨鱼吃掉。

24H*5天,浸泡在冰冷的海水里,周围全是血水,好不容易看到个熟悉的面孔,你游到他身边想打招呼寒暄取暖,发现他睡着了。你轻轻推推他,猛然发现他早已死掉,下半身不见,只剩下“上半身”漂浮在海面。

救援直升机🚁好不容易到来,但你要耐心排队。等到你的时候,自然可以被救,等不到…救援直升机并不会关注具体救了谁。just business.

如此恶劣条件下活下来的肯特,是幸运的。

但他在电影里的出场,却十分糟糕。

自带惹人厌的特性,全程厌女发言、带有敲诈勒索性质抬高悬赏令赏金,嘲讽挖苦高等院校毕业的教养学识都在线的富家子弟,质疑人家的专业技能,在警长通过传呼机与地面取得联系的时候砸毁设备……

这就是肯特。

但肯特的人物形象在三人小分队出海后,使观影者对他立马有了改观。共情了他与死神使者大白鲨共处24h*5day、死里逃生的悲壮,明白了他不羁放纵的背后的原因。他自嘲因为这段经历再也不穿救生服,所以在大白鲨击沉肯特的船时,在大家明白“要么无人生还,要么与大白鲨肉搏一把”的当下,把惟二两件救生服给了警长和海洋学者兼鲨鱼专家。指挥工作,调度警长和专家捕鲨,及时确定方案,看到船起火了淡定安排警长灭火,最后在船沉时,松开警长的手,掉入大白鲨口中,被活生生咬死。美国英雄的形象,我甚至觉得他身上有海明威老人与海里那位“老人”的影子。

无视游客生命安全、一心只想给镇增收的镇长活下来了,建议关闭海港但被拒绝的警长活下来了,慕名而来的海洋鲨鱼专家学者作死把自己关在铁笼里沉入海底,想通过扎鲨鱼麻醉剂的方式kill大白鲨但被鲨鱼咬开铁笼、咬掉麻醉针,吓落海底,他也活下来了。

死掉的往往都是那些实战经验丰富的。

大白鲨也不例外,肯特死掉了。

我在思考肯特可不可以不死。

但答案是否定的。

肯特的死,刺激了警长,等于至警长于死地,因为之前他都是听命于肯特,甚至他是三人小分队里最弱的那位。肯特一死,他被逼上绝境,要么杀掉大白鲨,自已穿上救生衣慢慢游回岸边,要么和肯特一样,命丧大白鲨。

警长毫不犹疑拿起钢叉,爬上桅杆,用力刺向大白鲨,一次一次又一次,坚定有力,竭尽全力,之后端起猎枪,本就将沉的船因桅杆负重了警长,加速了沉船进程,而警长也在沉入水底前接连几枪,精准射杀大白鲨以及大白鲨口中的钢管,explore immediately.

大白鲨被kill,totally.

三人小分队在船舱里喝酒唱歌、彼此分享人生惨痛经历的肝胆相照、心心相惜,那样的夜,那样的情谊,那样的人生几何,全部消失殆尽,不复存在。

就像压根没发生过那样。

我始终无法从过去的欢声笑语中走出来,正如我无法接受肯特的死,但那又怎么样呢?该发生的已经发生,肯特死了,有些东西,比如等待大白鲨现身那晚,大伙一起喝酒产生的愁绪,可能也随之消亡。

罗曼蒂克消亡史。有人说,鲨鱼是日本,镇长和岛民指当时的美国人。日本开始侵略,美国本不想理会,但日本侵略日益频繁、气焰嚣张,美国应战虽迟但到,最终勇敢的军人牺牲,留下了警察和科学家继续延续美国文明。

再一次感叹大白鲨的经典和封神。拍摄手法、电影叙事能力、观众吸引度、人文共情、隐喻历史……

太多角度可以解读,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大白鲨Jaws(1975)

又名:Stillness in the Water / Hajen

上映日期:1975-06-20片长:124分钟

主演:罗伊·谢德 罗伯特·肖 理查德·德莱福斯 洛兰·加里 莫瑞·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编剧:彼得·本奇利 Peter Benchley/卡尔·哥特列布 Carl Gottlieb

大白鲨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