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望之火”。
无论是作者的时代还是如今已较为开放的现代,“老夫少妻”的结合仍然是让人一时无法接受。假若一个50岁左右的大叔与一个14岁的女童在一起,是否让人觉得自己的道德底线被重新定义呢?
的确是14岁的“小妖精”,确实是无法抑制的童年初恋阴影留下的“恋童癖”。继父与洛就这样明知是乱伦却肆无忌惮地在一起了。如干柴遇烈火,一发不可收拾,将伦理抛之脑后。
如果《洛丽塔》一书是作者在狱中的忏悔自述,那么《洛丽塔》电影则绝对是以艺术唯美的手法给观众的绝对完美呈现。影片中既有大胆的摄影内容与画面,又有内涵收敛的感情流露,对于洛与继父的感情,一个眼神便足以证明一切。他们自由驱车走遍大半个美国,狂野放纵的行为在释放真我的同时也最终招来了法律的制裁。对于这段不伦的爱显然让许多人纷争不断,如果说是继父的一厢情愿,那么开始时早熟少女的勾引算不算一种引人犯罪的陷阱?如果判为两人的双宿双飞,那又为何会让洛渐渐疏远甚至想尽一切办法逃离他呢?只能说,或许双方一开始就都错了,他们不是相见恨晚,而是根本就不该遇到,否则,就不会发生之后的悲剧,一个彻头彻尾的人伦悲剧!
洛最终选择和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孩共度余生,而继父在三月的疯狂寻找哭哭挽回无果后走上杀人自毁的路。当他的光,他的火抛弃他们的灿烂时,他生活下去的前路也暗了。
1954年10月,这位真实的继父,作者在狱中去世,而同一年的平安夜,他为之疯狂的、病态的洛丽塔为了生下那不知孰为生父的孩子难产而死。愿他们可以在另一个世界相遇,做一对“正常”的恋人,甚至没有年龄。
附:《洛丽塔》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题目由来:“梨花”压“海棠”,历来用于比喻老夫少妻,“梨花”为白色,喻指红颜年少的妻子。
典故出处:北宋词人张先(990~1078,字子野),在80岁时娶了一名18岁的小妾,当时与张先常有诗歌唱和的苏轼随着众多朋友去拜访他,问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张先于是随口念道:“我年十八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然苏轼当即和一首: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对,一树梨花压海棠。

洛丽塔Lolita(1962)

又名:一树梨花压海棠(港/台) / 萝莉塔

上映日期:1962-06-13(纽约首映)片长:153分钟

主演:詹姆斯·梅森 谢利·温特斯 苏·莱恩 加里·科克雷尔 杰里·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 编剧: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Vladimir Nabokov/斯坦利·库布里克 Stanley Kubrick/James B. Harris

洛丽塔的影评

Ines
Ines • 洛丽塔
樨芮
樨芮 • 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