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的看完了这部五个多小时的电影,儿时的幻想带我进入了一个大家族的隐秘深处,油画般的摄影风格,富丽堂皇,高贵的大家族气质,那剧院如那教堂,共同演绎着丰富的世间百态人间悲喜剧,伯格曼内心的世界从同年到老年他一生的东西他的经历,他的感悟,他的感悟,他童年的心理阴影,这些伴随他一生共同成长逃不掉的东西,共同拼凑粘贴扭曲,最后被诗化,被童话。
即使如此的大家族,表面精致下也有无数的不堪,也有污浊,也有妥协,也有背叛,也有疯狂迷失,也有逃不掉的轮回,寄希望于幻想中童话的力量,但生活依然是让他无法真正的逃离。
大家族下每个人过的并不一定真正光鲜亮丽般的美好,会有拮据贫穷下的寒冷刺骨依然要维持的体面,会有将爱消磨殆尽后的相互沉重的伤害。曾经的深爱,惺惺相惜,因为一方陷入身体的无能最后连爱也无能了,没有身体的火焰的浇灌,爱熄灭化为灰烬,另一方的执着于爱变成了受虐式的爱,是卑微的委屈求全的,即使再艰难也不愿放下颜面认真寻求家族的帮助,也不愿放弃那虚假的上层生活,矛盾是如此的尖锐,所以化为无数次的深刻争吵和伤害,来展现这种矛盾和冲突,用造化弄人的尴尬还化解撤退的尴尬作为逃跑的理由。知识的体面和价值在粗俗狂妄世俗的价值社会下像是阉割的太监,卑微懦弱,缺乏力量,没有发言权,不被重视,不被尊重,无处逃避,而成功的商人则跃马横枪,占用比多还多的资源,更多的欲望,更强的能力,去把别人作为玩偶而不能逃脱,这里知识是无价值的是虚弱的散发臭气的粪土,而财富才是可以碾压一切可以占有玩弄压迫榨取别人的万能的神。
很多人也会有沉迷于光辉的疯狂的丧失自我的爱,忠贞的意义到底是虚妄的,婚姻在电影中表现出它合作关系的本质,像是两个经营商业的合作伙伴,像那精致严谨的合同关系。追求爱情的被爱情的光芒俘获却陷入了那光芒背后的地狱,爱燃烧的时候是如此的光辉,爱的时候是如此的卑微和温柔,褪去那光芒的面具的时候,本真的丑陋让人被现实地狱的火焰烧灼得体无完肤,被囚禁在了那巨大的高高在上的雄伟让恶魔宫殿。用哈姆雷特的故事选段,暗指这种关系,王后表面的得体下暗藏着波澜荡漾,春心像植物一样生根发芽萌生,但又被现实束缚着,既喜欢这束缚带来的安全感又渴望春天的新鲜空气而憎恨这束缚。神性得体光芒美丽的面具始终带着,而光芒下是内心的空洞和欲望一直难以填补。即使到老年也还会像个小女孩,还会渴望爱。
导演成长经历的一生就像那段类似摩西出埃及记类似的探索成长救赎回归之路,怀着真挚本初的童心开始追逐人生梦想的旅途,在充满吸引欲望繁华的人流中慢慢迷失了自己想要的渴望的,也忘记了自己像表达的,外界的光和热声音,五光十色的欲望物质,满足饥渴世俗欲望的源泉就在眼前也不能看到,充沛的物质已蒙蔽了一切感知,如行尸走肉一般。当年老的自己和年轻的自己再一次对话时,借由年轻的自己问出的问题是经过一生的旅程后得到的答案,经过现实和精神之旅依然会回归到当初生活的模式,回到高山云朵和森林回到精神的源泉。
童年的阴影是永远跟着他直到永远,他在探寻泉水的旅途便像是他求知探索的过程,那高塔式的建筑那现实的家,那被他视为丑陋的压抑的痛苦挣扎的地方,暗藏了太多秘密和悲伤,就像地狱的痛苦之源。继父是令人生畏缺乏情感互动不能理解他的冷血的雕像,是严厉的残酷,始终塑造在神坛的供人膜拜,神的脸谱,但面具下的世俗人性的部分已经被扭曲,失去自我,也脱不下面具,和面具已经合二为一,神性的清教徒式的苦修生活扼杀了束缚了导演的童年,留下的是惩罚压抑禁闭恐惧的阴影。神在这里是被否定的,神并不是高尚美好的象征,神在他需要的时候和不需要的时候都是一个如大粪的谎言,而他将希望给予人,是通过人来将他解救出来,如果魔幻的但不是神的而是真正能歌唱生命的人的力量,让腐朽的丑陋的东西最后都化为火焰,让他依附的喜爱的都回到了当初的美好繁华,新的生命诞生,就像新的轮回开始,他内心不在坚定的信仰神,而是寄希望于人的自我救赎,但那黑暗中的阴影始终会在噩梦中出现,跟着他直到永远。
死亡的丹麦王是导演渴求的父爱,因他不真实存在于生活,所以让他演鬼魂,让他死去又以鬼魂的形态出现,因为幻想不能真正的帮助真实生活中的压抑和痛苦,不能去战胜那个痛苦来源的恶魔,所以他让鬼魂去上天堂不要打扰他,但他也渴望能有这样温暖温柔慈祥的能真正配备会讲故事会理解和真正关心照顾童年的他的父亲,而不是那在他看来是恶魔化身的父亲,那个把童年变成炼狱苦修受罚遍布始终的主教父亲。
演员演技的精湛和道具的精致认真细致都是非常值得佩服的,摄影呈现一种油画风格的细腻和光泽营造了很好的历史感塑造了很好的独立空间,形成了独立沉浸其中的带有神秘魔幻诡异的气氛。有了如此好的场景构成,导演那自童年时开始徘徊于一生的阴影,那至始至终都未逃脱的恶魔,把那虚伪的神性下的面具揭开。小孩的话就是可信的么父母就是如此的恶吗?童年时经历是噩梦,小孩无法理解的残酷拘束,但小孩也会以谎言中伤别人而不自知,童年做出的错误举动像蝴蝶效应一般燃起了那熊熊大火,吞噬了一切,吞噬了罪恶的源泉,也吞噬了自己内心的一部分,让那一个角落永远不敢接受阳光,把阴暗藏进了那个角落,在一个个噩梦中悄悄来拜访,怀疑自己当时到底是因为什么经历了童年的噩梦,是因为说谎吗?是因为孩童时的错误吗?还是因为那本就是一个披着神性面具的恶魔。而在梦中战胜恶魔也是一种胜利一种逃脱,得以回到现实的根据。导演将其一生都放进去了,揉在了那光影梦幻的画面里,每个人只会看到自己内心投射的风景,而导演本身的心只有他自己能在那梦魇中看到。每个人会看到不同的风景,感谢导演的神作,算是呕心沥血,把心剖开,让世人看那无尽风景。

芬妮与亚历山大Fanny och Alexander(1982)

又名:芬妮与亚力山大 / Fanny and Alexander / Fanny & Alexander

上映日期:1982-12-17片长:188分钟

主演:克里斯蒂娜·阿道夫森 伯杰·阿斯特 佩妮娜·奥威 克里斯蒂安 

导演:英格玛·伯格曼 编剧:Ingmar Bergman

芬妮与亚历山大的影评

Clyde
Clyde • 乱弹
芦笋
芦笋 • no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