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片子记录的是电影从最初诞生的阶段始至2012年经历过的技术革新,胶片到数字的更迭。对技术层面一概不知的我,一路看下来竟甚是揪心地为胶片,或者说为传统的电影制作方式的消亡担忧着。
最初站在胶片电影的一边仅仅是由于很早就听说的诺兰和昆汀等人的坚决支持——这样老派的做法看起来很cool;一卷卷的胶片是最初知道电影这个词时与之附带上的标志和定义;或者这些拍出好电影的人说好那当然是好。而实际一生中应该是没有看过任何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胶片电影——胶片拍摄,没有数字中间片,胶片放映。星际穿越上映时仅在影评中听到过片中有大约90分钟的片段是用IMAX70mm胶片拍摄的画面——这也是在目前能够达到的最佳的拍摄效果——然而中国并未引进胶片版本。去年为敦刻尔克做了一个月多的功课,才真正了解了各种放映版本的不同。且不仅是中国,在世界范围内能有胶片放映的影院都是极其稀缺的,以至于“我看了IMAX70mm胶片版的敦刻尔克”可以印在T恤上而成为了一件周边,并且可以免费发放给任何幸运地有能力有机会满足此条件的观众。但是尽管去到了全国唯四的有1.43:1IMAX屏幕的影院,仍然只能与胶片放映版擦肩而过。
于是这成为一个看起来很荒谬的悖论,诺兰在本片中说“你能即时地对着你小小的摄影机屏幕看你拍到了什么有什么用?你的观众是要面对比那大上十几倍的银幕,那根本不是一回事。”用最好的拍摄效果,提供最佳的体验电影的方式,似乎一切都是在为观众着想,可绝大部分人看到的是损失近50%画面的普通数字版。那有什么用?胶片拍摄的清晰度对大部分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到胶片放映的人有什么用?何况,曾经可以理直气壮地蔑视数字摄影,那是因为在从前它的清晰度是远比不上胶片的,然而技术更迭之快速,一旦有了这样的需求,无用几十年,数字摄影就从720p到1980p,很快2k,4k,5k迅速地就跟上了。虽然胶片不论像素,至多也不过相当于10k左右,无需怀疑的是,不久的将来,数字片也同样能做到甚至超越,也或许根本不再有必要超越。
相比胶片拍摄和制作的诸多不便和不能之处,光是画面质量这一点构不成拥护胶片的充分理由,至少我作为一个根本没有体会过胶片电影的普通观众看不到它的合理性。但是跟着这一段胶片逐渐消亡,几乎要进入博物馆成为艺术品的,其实很短的一段历史走下来,你还是能看到它的意义所在。
电影最初诞生的时候,拍摄,冲洗胶片,字面意义上地剪切拼贴胶片,封好,运送到各个影院。胶片同时捕捉光同时又储存光。电影有着实在的载体,一百年之后,只要有光,就能放映胶片。观众像走进礼堂一样走进影院,大幕拉开,voila,电影开始。那是它最富有魅力的时刻。
数字的形式一经出现,一方面改变了电影制作者构建整部电影的方式:人们意识到,噢,有了数字格式,我们可以在电脑上轻易操纵甚至重写电影,于是有了CGI。渐渐地,人们厌倦了以前看电影的方式,随着阿凡达的出现,为世界带来了3D,于是一种不可逆的“潮流”(由于当时大量影院购入3D放映设备,而没有人想亏钱),病毒一般的蔓延开来。如果说当初卡梅隆的阿凡达还能勉强说是因为影片本身的需要,那么后继的一大批3D则,如纪录片中所言,完全是市场炒作。或许对于胶片电影我没有充分的资格表态,但对于3D我可以重申我是绝对肯定毫无犹疑地反对的。它不仅没有增加电影表现的维度,反而往往压缩了电影,使2D中精巧构建的空间感在3D中被消灭了。同样强调浸入感的比利林恩和敦刻尔克对比之下立刻就能看到到底是哪种方式更能让观众“体验”电影。
数字化带来的另一重改变则是更危险也令我担忧的,即观众看电影的方式。当纪录片中说出“我不明白人们怎么会热衷于在电脑屏幕上看电影”我着实感觉非常惭愧,但也只能是非常遗憾。近年来我增加了去影院的频率,还常常跑到全城各地去找好的放映厅,有IMAX的看IMAX,有杜比的去杜比影厅。再不济的,找豆瓣同城活动看投影。去年有三部电影在影院三刷过,就是因为越来越意识到影院放映对一部电影是多么重要多么珍贵,那样的体验完全是电脑,手机不能相比的。电影是cinema,是film,它本来意味着的是走进影院,看着现实中或幻想中的世界、人物以比平时大上许多倍的样子呈现在银幕上,体会那种震撼。不同于或者比其他艺术形式更突出的特点是,相比交互,电影是观者被动接受的,是一对一的。坐在影院里,灯光暗下来,电影开始之后你就只能等待它将自身逐步展现在你眼前,不能快进快退,不能跳过,不能先看结尾再回来,无法预知。即使和别人一起观看,化学反应仍是发生在你与电影之间。根本不存在“弹幕”这种东西,它让观众参与了“创作”,不断地打断电影,不断地提醒你身在此时此地。数字版本创造了无限可能,但是直白的说也催生了大量垃圾副产品。
看蝙蝠侠的幕后花絮,谈到当初诺兰可以说是第一批把IMAX摄影用在一般的电影拍摄中,而IMAX摄影机极其笨重,根本不是为手持设计的,于是当初费尽艰辛才拍到一部分画面。制作人因此说,这样拍出来的电影,要是我看到有人在地铁上用手机的小小屏幕观看,真的很想直接夺过他的手机扔掉。哈,看到片中有人拿着iPhone在看阿拉伯的劳伦斯时,我也很想这么干。读罗杰·伊伯特的评论,他谈到一生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在大银幕上看到胶片放映的阿拉伯的劳伦斯,看一个人从沙漠的尽头走来,由一个几乎不可确认的小黑点缓慢地走近,逐渐放大 ;看沙丘的蜿蜒曲折,表面复杂的纹路,沙砾的质感。这一切都是在小屏幕上丝毫无法体会到的。又看到多少人谈过得以在影院观看2001太空漫游的重映时的那种震撼。而绝多数人们面对的还是手机,电脑,iPad。
这就是胶片的末日了吗?数字摄影降低了门槛,“每个人都可以拍电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看起来很民主,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下一代,他们再也不能享受得到我们成长时期所拥有的品质了。因为不会有人在乎品味了。”
林奇总结:“每个人都有纸和笔,但在那张纸上又有多少人创作出了名著?现在同样的事情又要发生在电影上了。”纵观数字电影诞生的这么多年里,又出现过多少真正的杰作?人人都可拍电影,平均质量严重下滑,人们不再把它当回事。资本裹挟,金钱至上,如今的电影对大众是商业娱乐,是快消品。不能把这一切都怪罪于数字,但多少,毕竟是由此而起的。
数字拍摄有着无可替代的好处,没有轻便的数字摄影机就很难捕捉到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那些孩子在街道穿行的画面,《社交网络》拍出来或许也是截然不同的感觉,在芬奇,数字摄影一出现便解决了很多问题,给了他创作了自由度。
但我还是会站在胶片的一边,或者说我还是会希望胶片和数字能够像片名所述side by side,而不是因为后者的出现就断送了前者。诺兰认为数字的出现只是多了一重选择,数字摄影不意味着更新换代,故而胶片不会消失。很难评价这是现状还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述。如今胶片本身多少也是由这群有话语权的导演撑着,再过个几十年,到底还有没有人愿意或者有机会用胶片拍摄,真的不好说。
“人们喜欢好故事,好故事带他们去从未体验过的世界,至于怎么去的,并不重要。”
“所有的一切最后都回归到一件事,如果你用心做,如果你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它,那么是怎么做到的,没有关系。”

阴阳相成Side by Side(2012)

又名:基努李维之数位任务(台) / 奇洛李维斯给电影的情书(港) / 追踪电影未来(HKIFF) / 肩并肩 / 双重叠影 / 并驾齐驱

上映日期:2012-08-19(美国)片长:99分钟

主演:基努·里维斯 大卫·芬奇 马丁·斯科塞斯 詹姆斯·卡梅隆  

导演: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编剧: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Christopher Kenneally

阴阳相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