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身体力行的东西,物理与物理的接触,都让我感觉到油然而生,原始粗粝的舒服。我固执坚信纸笔书写,纸质书,CD,电影院,胶片永远会在时代波澜里熠熠生辉。

想起读初中时候那个四十度的夏天,
那是2009年,我大汗淋漓跑遍一整个长沙找一家能够洗胶片照相馆。
我个人是很conventional的,对于带着时间味道的东西总会有难以抵抗的迷恋,按下快门一瞬的时间和冲洗出照片的时间的重逢强烈地刺激我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尽管最后还是无可逃避的拿起DSLR,因为它更快,有immediacy的冲击,但我仍庆幸能够在胶片和数字时代的交锋处留下毫厘印记。
(这部纪录片将电影上下五千年都聊完了,体量太大,从前期到后制,单独任何一个话题拿出来展开聊聊,又是一部两小时的纪录片。很感激导演给观众无限自由思考的空间。)

先更新一个误区(anyway可能只是我自己的误区),
“胶片=噪点=低画质”。这是对于大部分消费级胶片的照片来说的。“消费级”的“照片”,和“电影级”的“摄影”之间隔了一万个诺基亚3310摄像头与哈苏之间的鸿沟。
事实上,胶片反而有着比数字更饱和的色彩,更大的宽容度(理论上来说是应是无限的宽容度)。
这要从成像的原理说起,胶片上的每一个银盐颗粒都能进行化学的感光成像,这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所记录的信息是无限的,因而保留的细节与操控的自由也是无限的,而数码感光元件进行物理感光所记录下的信息,尽管有再多的像素,再丰富的色阶,仍然是在一个可计数范围之内。
像我这样没有碰过胶片机的后生们,可能已经很难理解片场鸦雀无声只有胶片盒咯吱咯吱转着仿佛被时间所吞噬的专注感,无法理解小心翼翼卸下胶片再换上一卷新的胶片时的仪式感,无法理解拍完需等到印片场冲洗完第二天才能看到样片的焦灼的欣喜感,也无法理解剪辑真的是拿着剪刀和胶带进行“剪辑”。
2016年中国最后一条胶片生产线已经关闭,前两年的《长江图》已标榜自己是中国最后一部胶片摄影的电影。不是电影人不愿意,而是除了马云能够说“出于兴趣”拍个电影玩玩,在中国很难有人傻钱多的大佬愿意拍胶片了,市场的压力剥夺了后来人享受这些快感的权利,并无可避免的将电影推向数字的一端。
但,值得庆贺的是胶片与数字两者之间的天差地别早已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抹平。人眼可见范围之内的宽容度与细节的差异已经被追赶上,而另一方面,数字在操控性上已经全面压倒了胶片。
Anthony Dod Mantle,和Lars Von Tier一起搞Dogma95的DP,在他讲述第一次使用DV时候的经验——那是一种最最纯粹的为技术所折服的感动。小小的DV机拿在Anthony的手中,在黑暗里他划过球场,划过人群,肆意的运动,这种“gothic immediacy”,这种“emotional movement”仿佛是点燃了普罗米修斯之火的圣洁与崇高。感动。
从2009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是第一部全部由数字拍摄的获得奥斯卡的电影开始,数字的演进已经势如破竹。无论是ARRI还是RED,无论从技术还是感性层面来说,数字机已经无可挑剔的战胜了胶片。(抛开胶片感空气感呼吸感这种玄学感性层面来说。)没有哪一种温柔细腻的胶片质感是在达芬奇上调不出来的,卡梅隆在创想《阿凡达》的时候,一直在等待数字的更新,等待萦绕在脑海里的画面能够通过技术的帮助实现。Digitalization DO “give people new ways to dream ”.


而,如何处理Technology&Art 之间的关系?
回答这个问题需回到电影本体论上的探讨。
变形金刚的制片人Lorenzo di Bonaventura在影片中进行了这样的讨论,——“There's less good, more bad. Because everybody's able to do whatever they want to do. The democratisation of it, fantastic. But I think my kids will suffer. They won't have the quality we had growing up because there isn't somebody there... there isn't a tastemaker involved…"
(顺便推荐一篇文章阅读,将tastemaker这个词语的内涵和外延讽刺的精妙绝伦 http://www.cineoutsider.com/articles/stories/w/waving_and_drowning.html)
Where is the bloody tastemaker?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更多“democratisation”, 拿着手中的5D或者A7SII 的我们仿佛已经有资本大喊fuck film school,而科技发展的同时是对艺术的敬畏之心的消亡。但我愿意坚信个体的差异性是大于群体的。如若心甘情愿为艺术奉献终身,条条大路都将通往罗马,艺术是在不断的突破和探索之中前进的,并且无法否认新的科技是能够给艺术带来惊喜的。艺术是作者的世界观,是作品最终呈现与作者世界观之间的indexicality,是观众在基于自身经验理解时产生的intertextuality。

未曾谋面,可我们永远怀念赛璐璐。

阴阳相成Side by Side(2012)

又名:基努李维之数位任务(台) / 奇洛李维斯给电影的情书(港) / 追踪电影未来(HKIFF) / 肩并肩 / 双重叠影 / 并驾齐驱

上映日期:2012-08-19(美国)片长:99分钟

主演:基努·里维斯 大卫·芬奇 马丁·斯科塞斯 詹姆斯·卡梅隆  

导演: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编剧:克里斯托弗·肯尼利 Christopher Kenneally

阴阳相成的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