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

已经有好长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写长篇大论了,一贯的理由是太忙、太累、脑子太空了,另一个理由是现在流行写微博了,于是屁大点事就往上写,越写反而越空。
本来想着写篇日志给自己,因为今年我27岁了,半夜在床上惊醒还是写歌词吧,往后再给谱个曲,一首来自生活的励志歌曲不就诞生了吗?后来,按照每周一部电影的惯例,今天我看的是《梵高传》又名《渴望生活》,他让我有了想写这篇长篇大论的冲动,正好把这篇电影的观后感写给自己,主题较鲜明,挺好。
为什么会看《梵高传》这部电影,因为一首歌曲《Vincent》梵高纪念馆的主题曲,就是特别为Vincent而创作的,在查看歌词翻译的时候,我无意中得知,梵高是27岁才开始自学绘画的。呵呵,难道这是个巧合,还是上天给我的激励,请原谅我如此多情。没有高攀的意思,我俩也不是同行,其实我觉得,偶像的作用就在于此。
这部电影拍摄于1956年,不知为何我对国外老电影总是那么热衷,是因为怀旧情怀?也许。不过现在国内外大多的商业片确实很难激起我的欣赏欲望。
还有一点闲话,这篇东东的初稿是手写的,用的是我大学时候的英雄牌钢笔,自从毕业后我基本很少碰他(倒是习惯用铅笔了),更别说拿他写长篇大论了,只是因为今晚没电脑用,然后去网吧,所有网吧被查封,很戏剧吧!最终我做了很大的思想工作,主要是懒得明早又要用电脑再打一遍,我今晚又有很想写的欲望和冲动。你瞧这个时代的产物,离开了电脑咱好像啥事也干不了似的。

关于梵高

(以下观点纯属个人第一感觉记录,有部分细节属个人推敲)
知道梵高,是因为高中时期在贝塔斯曼书友会买书时,赠送的一张《向日葵》的书签(还保留至今,佩服),上面还写有这幅画的日期,1888年8月,才发现是梵高死前两年的作品。当时就觉得很好看,现在再看还是觉得很好看,除了较鲜明的色彩黄色调风格,俺还是没能看懂这幅画的具体涵义。之后也是在今年年初,我在黑泽明的电影《梦》(不好意思,拖到现在才看)里看到了梵高的荧幕形象:在一块辽阔的麦场里,一个戴着草帽衣衫褴褛身材微胖(《梵高传》里的道格拉斯版本是偏瘦型的)的中年男子正陶醉于眼前的风景,自自摸摸在作画。最后就是这部传记电影,听说还有《梵高传》的书,有机会要找来看看(一般这么说的多半都是没机会的)。
文森特•威廉•梵高,英文名Vincent willem van Gogh,男,白羊座,身高血型不详,荷兰人,1853年生于荷兰南部一个牧师家庭,1890年死于法国瓦兹河畔,享年37岁,因一生没用心挣钱,没房没车,导致至今未能婚。27岁开始学习绘画,也是他从事过最长的一份职业,在世时仅卖出一幅作品,死后八年才被世人接受,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梵高着意于真实情感的再现,也就是说,他要表现的是他对事物的感受,而不是他所看到的视觉形象),作品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死因是精神失常开枪自杀,最后的遗嘱:“我彻底绝望了,我看不到出路。”家庭背景,老爸是牧师,老妈是家庭主妇,家中长子,有两弟三妹,其中只和弟弟提奥关系最为密切,提奥是梵高一生中最大的支持者和崇拜者,也是他生命中的兄弟、知己、朋友、贵人(请记住这个人,提奥,他是天使来着)。
梵高一生中孤独与热情纠缠,性格固执、脾气略微暴躁,但为人坦诚、正直热心、有上进心,不贪图虚荣,敢于追求梦想,及其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热爱农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田地,喜欢看农民干活。年少不得志,生活挫败、缺乏情调(艺术家啊),恋爱均以失败而告终。

梵高的现实和梦想

据说梵高毕业后也是个上班族,不晓得是不是学校包分配的,做营业员来着,每天如常人般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浑浑噩噩洋洋洒洒度日,后来又下海做点小生意,基本没赚到钱。人生不如意事时常八九,年轻时感到现实社会和想象中不一样,工作创业碰点壁生活受点挫折,这都是很正常的嘛。后热衷于宗教事业,本想子承父业跟父亲搞好关系,那时便开始关注社会底层人士,想要拯救贫穷不幸的人们,后来发现布道行业也存在潜规则,愤然离职。从此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迷茫期,感觉前途一片渺茫,找不到生活的方向。后来经弟弟提奥帮助,到弟弟所在巴黎的画廊做业务员,由于为人不够圆滑,业绩一直上不去,有时候连基本任务量都完成不了,在巴黎这样的大都市,只能以微薄底薪度日。幸好有弟弟提奥的救济,住在弟弟的房子里,省去了他大笔的房租开销。
在卖画的这段时间里,梵高虽然没挣到什么钱,然而却找到了自己毕生的兴趣爱好,最后发觉自己最爱的原来是画画,只有绘画才能感觉到自己存在,只有绘画才能表达自我的价值。要知道在大都市生活是很有压力的,再加上工作上的压力,时常还加班加点,对于梵高来说学画的时间和精力太不够了。于是为了全身心追求自己的梦想,梵高再一次辞职回到了老家,刻苦钻研学习绘画,立志要在绘画行业创造出一番自己的作为,当年他27岁。
有人觉得梵高这是对现实的逃避,用绘画的兴趣梦想来进行自我安慰,其实懂得人知道这是他的自救。当听哥哥说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奋斗方向的时候,提奥非常高兴,随后在梵高十年的作画生涯中,提奥几乎每个月都会给哥哥寄生活费让他安心作画(对梵高艺术之路来说这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自己店里帮他推销作品,虽然仅卖出了一幅画。
梵高这一画就是十年,由于生活在农村当然他喜欢这种淳朴的乡村环境,除了晚上宅在家里看书学习,他经常早上四点就戴个草帽背个画夹往田地里跑,一天就画大自然、画田地里劳作的农民,一旦进入画里他就物我两忘,无论寒冬还是酷暑,看似很享受。那个时代很少有画家画这些低级阶层的作品,他觉得这就是自己要的风格,也是行业的空白。梵高说:“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不仅是绘画方面的,还有关于人的,他们的感受和思想,他们生活的世界,在你能画他们之前你也必须了解这些,所以,我阅读所有我能找到的书籍……”也因此,他最终确立了自己的作画信念:“艺术应当关心现实的问题,探索如何唤醒良知,改造世界。”
当然在那样早期的社会,也有所谓很残酷的现实,年轻人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大多不会被家人接受的。毕竟咱家一没背景二没后台,你不是生于艺术世家更不是富二代,暂不说你有没有这个天赋,经济、学历都成问题,画画能当饭吃吗?高高,你年纪也不小了,二十七了都,再一晃就奔三啦,该成熟了,咱村跟你差不多年纪的,小孩都快打酱油了,你还光棍一条,面对现实吧。赶紧找份稳定的工作,踏踏实实的,找个老婆结婚生子,就这样过算了,瞎折腾,何必把自己搞的那么累了。你也该为自己将来做打算了,你看房价又涨了,你的条件又不是很出众,人也不是很帅,你说现在这个社会没房没车哪个女人肯跟你!艺术这条道路太不现实了,你的个性也不适合这个圈子,潜规则多着了,你又起步晚,人家都是从小开始学的,把它当作你的兴趣爱好是可以地,要拿它混饭吃太不切实际了,没资本混不下去的……没想到一百多年前,社会也是这个样子,看来世界一直没变过,只是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变了。
大家都不看好他走的这条路,村里人也时不时的冷嘲热讽,觉得这个家伙好歹是个大学生,却整日窝在家里游手好闲,还标榜什么艺术,玩另类啊?穿得跟个农民似的,一点没品,弟弟妹妹们也觉得难为情。梵高知道这并非他们的错,错只错在他们的意识,这也更加激励了他的创作欲望,他想要改变这个社会的欲望。梵高知道,生活中有些东西无法逃避必须学会承受,就像孤独一样。只是最终迫于家人的情面,他不得不出去四处流浪,开始了北漂的生活。在所有家人里头,仅有提奥一个人最了解最支持哥哥梵高,他从小跟哥哥玩到大一直视哥哥为精神支柱,也只有他能感觉到哥哥细腻的情感,他能看到哥哥作品想要表达的东西,提奥知道唯一能帮到哥哥的就是帮他解决钱的问题,而为了不断的练习作画,梵高几乎把大把的生活费都投在了买颜料和绘画工具的用途上……

梵高不是天才

梵高27岁才开始自学绘画,一生孤独与热情纠缠,最后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有弟弟提奥救济生活,以致他可以全身心的钻研绘画。如果你我也有人养着,不用考虑现实生活带来的钱的问题,你我是否会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拿来做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是否也能在某一专长领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认为,我可以,你也可以!可现实是,没人养我们,我们必须自己解决钱的问题。所以,我们害怕;所以,我们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拿来挣钱了;所以,我们成不了伟大的艺术家。前几天一个朋友给我留言说道:“还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我都不知道何时起与爱好绝缘了。”
一旦某个人成名了,我们总习惯说,他是个“天才”,或者说,人家有天赋、他生来就是搞艺术的料……这样说会害了很多有梦想的孩子。梵高不是天才,不然他在世的时候不会只卖出一幅画,他就是个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的孩子,他只是把后半生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他喜欢做的事情上,一个简单的爱绘画,爱生活的人。这也是他后天意识的转变,所谓的潜能和天赋也是后天被开发的。

梵高成名因素

我觉得,成功确实是有方法可寻的。对于梵高的艺术之路,我想说几点我个人的看法,有几个很重要的因素成就了他:
首先,有弟弟提奥救济生活。我觉得这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弟弟提奥帮他解决现实生活带来的钱的问题,也许今天的梵高还会是个为了生存疲于奔命的上班族,早上四点不是在田地里作画而是在梦乡,绘画真就被当做周末打发时间的兴趣爱好。很多艺术大师告诉我们,学习一样艺术最大的秘诀就是:练、练、还是练。拿练琴来说,所谓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相比,业余爱好者一天就一两个小时练琴,而专业人士一天五到八个小时是很常见的,你是业余还是专业,就看你一天花多长时间和精力专注一件事。笼统的说,如果你能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心专注一件事,十年后在这方面你也一定是个大师。当然如果想要快,那就是第二大秘诀了:找到目标和方法。一天一两个小时也好七八个小时也罢,永远都需要有练习目标。今天拿下这首曲子,在这个大目标下也应包含有许多个小目标,通过这个曲子把圆滑奏这个技巧彻底解决、把右手运指能力提起来、学会运用感情的弹奏。计划一个星期练一首歌曲、一个月把左手小指灵活性练出来、我要追求什么风格的作品、用什么样的作品来表达什么样的想法、我是画农民还是画贵妇人等等,有目标才能知道我们究竟在练什么、练的怎么样、往什么方向练。所谓方法,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按照书上的方法行不通,你就必须重新寻找开发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一个小节的节奏吃不下来,就把他分成两个小节练习,由慢到快由简到难,适合自己的方法最重要,这需要在练习中不断摸索和钻研,遇到问题是好事,解决了他你就进步了。和生活一样,相信没有过不去的槛,不过国人的通病是会说不会做。找到目标和方法,能让你事半功倍。回到话题,说到提奥这个人,他真的是个天使来着,有两个事件可以看出这个兄弟对哥哥的崇拜达到了何种程度,一个是他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也叫文森特,另一个是哥哥梵高自杀去世后六个月,提奥也因伤心欲绝跟着哥哥去了。还记得电影里最后一幕,梵高临死前躺在病床上,一脸愧疚的跟弟弟提奥说:“要不是我给你添了这么多麻烦,我没什么可遗憾的,至少应该让你把颜料和画布的成本收回来……”
说到促成梵高成名的第二个因素,我认为正是因为梵高27岁才开始学习绘画,使得他经历了社会的洗礼之后,心智变得更加成熟,性格变得更加洒脱,从固执到偏执不再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看来艺术家都是偏执狂说的一点没错。他认清了这个社会也看清了自己,他明白了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做什么,而不是小时候父母要我做的或是别人想我做的,于是他才能更加静心专注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想小时候,他的父母亲一定也想要梵高做个牧师,所以梵高才跟他父亲的关系弄不好。看来先就业再择业没什么不好的。
第三个因素,非专业出生。对于梵高甚至很多人来说,没有出生艺术世家反倒是件好事。在梵高的创作巅峰,他摒弃了一切后天习得的知识,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自己的理性,他说:“为了更有力地表现自我,我在色彩的运用上更为随心所欲。”其实,不仅是色彩,连透视、形体和比例也都变了形,以此来表现与世界之间的一种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一些艺术类大赛上,一些业余选手反倒比专业出生的学院派表现更出色的原因之一。
第四个因素也很重要,我觉得学院派教得更多的是用技巧作画,而很少教会学生用情感作画,而梵高他有生活内涵,他的作品充满了细腻的生活情感,也正是因为他生活在农村,经常跟农民这类的底层人士体验生活,他了解他们的生活的世界他们的感受和思想,他能通过表象看本质,一张晒得黝黑的面孔后面深藏的爱,他因此甚至想做个农民画家。梵高是个热爱自然并能从简单的事物看到纯粹之美的画家,他说他宁可画从窗户向外看到的树影而不是想象中的美丽幻像,对这种创作感情他是这样总结的:“为了它,我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由于它,我的理智有一半崩溃了;不过这都没关系……”
最后我还想说一个因素,对梵高有影响的一些人。弟弟提奥不但帮他解决了钱的问题,还通过自己的关系给他介绍了许多有名气的画家认识,特别是高更,在这个社会能够找到个兴趣相投、志同道合的知己,你说容易吗?同时也告诉了我们,艺术是需要交流的,除了宅在家里多练,还要多看、多听、多学,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我们还是要走出去多交流。与外界每一次的交流,既是对自我的否定也是对自我的肯定。同时一定要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别像梵高一样想不开就割耳朵、自残的。另外我还想说一下和梵高有关的女人,对于没房没车又没生活情调的梵高来说,爱情确实是个奢侈品。吃了上顿愁下顿,还要一天到晚站着不动给你当模特,时间久了女人都会乏味的。我想每个人都很希望梵高能找到一个背后伟大的女人,替他打理生活,不要每次都吃些带颜料味的饭菜。可惜,这不是电影,梵高注定一生孤独与热情纠缠,他的爱在画里。
以上五大要素,是我个人认为成就梵高的几大重要因素,所以不管你生活在农村还是大都市、专业非专业、够不够帅够不够靓等等,都没关系,说不定你所拥有的东西反而最终能成就了你,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吧。
可为什么梵高在世的时候仅卖出一幅作品?等到死后八年才得以被世人关注?对于远在天堂的梵高来说,真不知是感到欣慰还是更加悲痛。这和他所在的时代有一定的关系,在那时对于资产阶级来说,绘画是门很高贵的艺术,梵高没有经过正规专业的训练,他的作品被认为是可笑的涂抹,而且你梵高整日画些农民干活、吃土豆的东西,低俗。然而梵高觉得是件很美的事情,所以他也觉得这是个行业空白,可惜,没有市场啊!即使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我们来说,咱也会买点名牌、名家出手的高贵点的奢饰品什么的,来突显一下咱的生活品位,就算背着LV挤公交也可以标榜一下自己撒,俺可不会在屋里挂张在田里耕地的寒酸照片。
一部电影或是一本书是很难阐释一个人的一生的,更别说一篇几千字的文章。梵高这一生究竟值与不值?只有他自己知道……以上所有观点也许带有些个人主观意识,但我想应该能和部分人士找到共鸣吧!

写给27岁的自己

【若干年以前若干年以后】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一看见别人弹琴,就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和兴奋涌上心头,甚至流淌出一股流泪的喜悦和感动,于是我拿起了吉他,唱起了歌。不管以后怎样,我再也不想放下了……


2011年08月27日 广州

梵高传Lust for Life(1956)

又名:梵谷传(台) / 欲海浮生 / 生活的欲望 / 梵·高传

上映日期:1956-09-17片长:122分钟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 安东尼·奎恩 詹姆斯·唐纳德 帕梅拉·布朗  

导演:文森特·明奈利 乔治·库克 编剧:Norman Corwin

梵高传的影评

CYC小布
CYC小布 • LU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