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是明朝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人物之一,是当之无愧的第一首辅,辅佐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万历十年病逝,享年五十八岁,明代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也是万历皇帝最恨的一个人,不惜在他死后对其掘坟鞭尸,抄家没产,甚至将其子女逼死或活活饿死。

万历皇帝为什么这么恨张居正,这便是本剧中多次提到的“皇上年幼,太后主政”,这里说的年幼的皇帝便是万历皇帝,政务上李太后极其敬重和倚仗当时的首辅张居正,万历皇帝从坐上皇位后,处处受到张居正的制约,从小便对其恨意颇深。当然,本剧说的并不是张居正与万历之间的恩怨,适逢张居正当政,改革大行其道,“清丈田亩”首当其冲。所谓清丈田亩,便是均分制度,重新科学丈量土地,穷人不至于被多收税赋,权势阶层也能虚报田地逃脱税收,以此重整国库,公道民心。

剧中塑造的阿斯伯格式天才算呆子帅家默,以及他爹留下来的神乎其神的推步聚顶测量之法,其实都是创作的需要,通过他的遭遇和视角,来看待底层社会如何执行张居正的“清丈田亩”改革。

而真实的历史中,张居正在这个过程中手段确实是果敢严厉的,他先查办的人物是自己的老父亲,大义灭亲,而要说最难办的一个坎儿,那还得是徐阶。张居正与徐阶的学生。嘉靖去世后,徐阶与张居正鼎力合作,对外发布嘉靖遗诏,并安排新皇帝隆庆顺利继位。而作为此后影响明朝重大改革的张居正对徐阶发自内心的尊崇和敬佩,对其执弟子之礼,并感慨在他配合徐阶处理关键问题的作用,语气相当谦卑:“老师手扶日月,照临寰宇,沉几密谋,相与图议于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答上师相徐存斋》

张居正对徐阶的“崇拜”之情已经不是秘密,当时的大理寺右丞耿定向在给徐阶的信中,直言不讳地形容张居正对徐阶的关系:“某尝念门下士无虑千数,乃阁下独属意江陵张君,重相托付,诚为天下得人矣。同志中有识者佥谓‘此阁下相业第一筹也,’。”《启徐存斋相公书》没有徐阶就没有张居正,甚至就没有所谓的张居正改革,作为大明内阁的这种师生传递和留星替月,在保证内阁多年的政策延续性有着重要作用。然而两人师生之情的小船为啥说翻就翻呢?徐阶与张居正两人相处的时代不同,张居正的改革总体来说,对明朝是万利无一害,但是却触动了百官的利益。徐阶退休后,纵容子女在家乡大肆侵占土地,拥有巨额的土地财产,称霸一方,张居正呢,便“不识时务”地悄咪咪来动徐阶的蛋糕了。剧中最精彩的不是帅家默的天才式人格,而是面对这件事明朝地方官场的众生相,不可谓不热闹。

总的来说剧中人物可以分为四派:地主派:范渊、毛知县、马文才……他们在本地根深蒂固,势力庞大,做事猖獗,称霸一方,谁来动他们的盘子,他们就跟谁过不去,不置之死地决不罢休。他们对应的人物就是徐阶。

摇摆派:方知县、邓知县、李巡抚均属于此类人,他们深谙官场之道,不求功绩,但求安稳不出事,会看上头旨意,也能知百姓疾苦,但动不动就是需要再考虑一下的问题了。所谓“明哲保身”是也。方知县这种后来突然改性有些怪异,但基本还是属于此类。

空降派:黄知府、刘巡按均属于此类,他们在本地没有权力和人脉,但又想借帅家默一事推行张首辅的清丈田亩改革,只能借刀杀人,将帅家默和丰宝玉当做工具人来实现他们的政治目的,为中央办事。

一根筋派:自然是帅家默、丰宝玉一类无牵无挂、光脚不怕穿鞋的平民,帅家默是为了报仇或者搞明白一个定理,丰宝玉是为了朋友两肋插刀,反正话不多说,道也认清了,干就完事。

嘉靖修仙,隆庆荒淫,万历纨绔,最惨不过张居正,张居正清丈田亩改革的胜利带来的时代微利在明朝末年昙花一现,很快便随着张居正的去世而烟消云散,从此大明彻底走向衰败。至于说三十二人抬的可以坐卧起居的超大官轿,身后家里搜出的十万两雪花银(个人认为一辈子当一个首辅,家有十万也不算多)……这些是真是假,只能交由历史评说,但张居正确实终其一生,一心为大明朝鞠躬尽瘁,最后却吐血而亡,不得善终,一代明相,实惨,值得被万世景仰和铭记。


显微镜下的大明(2022)

主演:张若昀 王阳 戚薇 吴刚 高亚麟 费启鸣 

导演:潘安子 

显微镜下的大明的影评

lara p
lara p • 0:14